“爸妈也太偏心了,妹妹才刚毕业,为了她上班方便,一下子花十几万给她买了辆车,我这天天骑车接送孩子,风里来雨里去的,爸妈怎么没觉得我不容易。”小慧不高兴地跟老公宁凯抱怨。
宁凯看着愤愤不平的妻子,淡淡地说“我都没抱怨,你有什么好抱怨的,父母的钱爱给谁花就给谁花,我们管不着。”
小慧和宁凯结婚以后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那时候小姑子还在上大学,哪怕是在本地上学,小姑子为了体验大学生活,仍然选择了住校,周末才回家。
小慧原本想跟丈夫搬出去单过,但考虑到生了孩子需要婆婆帮忙带,就想着反正现在手里存款也不多,还是多攒几年钱再说吧!
他们和公婆在一起生活,其实就是公婆补贴他们,在家里吃饭不用花钱,水电物业也不用他们管,每个月还是能省下不少开支的。
小慧生了孩子以后,休完产假就回去继续上班了,公公还没有退休,婆婆在家带孩子,小姑子上学。
等到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小慧和丈夫买了房子搬了出去,公婆的房子这边没有什么好的学校,他们特意买了一套学区房,他们夫妻拿的首付,装修钱却是公婆给的,给了他们30万。
他们的新房子离公婆家挺远的,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几乎跨越整个城市,所以婆婆就不能帮忙照顾孩子了,每天都是小慧自己接送。
因为买了房,几乎掏空了全部积蓄,所以他们暂时没有买车,夫妻俩都是骑车上班,遇到太恶劣的天气要么坐地铁,要么打车。
小姑子毕业以后就在本地找了工作,家里到公司没有直达车,每天路上通勤时间都需要两个多小时,需要地铁转公交,挺麻烦的。
公婆心疼女儿就花了15万多给女儿买了一辆代步车,还跟女儿说,对车爱惜一点,回头女儿结婚,这车让她带回婆家,太旧了就不合适了,他们也就是普通家庭,可拿不出再多的钱给她换辆新的了。
小慧知道公婆给小姑子买车以后,心里就不乐意了,觉得公婆到底是拿她当外人了,她每天骑车上下班,还要接送孩子,有时候遇到突然下雨什么的,被淋成落汤鸡,也没见公婆心疼她和孩子,给她也买辆车呀!
小慧跟老公抱怨,老公却说是她自己不知足,不应该惦记父母的钱财,当初他家给的彩礼,妻子也没有带回来,说是留给她弟弟结婚用的,难道我也去找岳父母,让他们把彩礼还回来,给你弟买房子的时候也给我买一套,你说这可能吗?
既然你父母做不到对儿子和女婿一碗水端平,你又凭什么要我爸妈对你和我妹妹一碗水端平,再说我们买房子,爸妈拿了30万给我们装修,这钱不算吗?
与其天天盯着老人的那点钱,不如我们自己努力,生活是自己的,为什么总要想着老人手里的呢?
小慧找不到理由反驳丈夫,公婆平时对她其实也挺好的,但每次看到小姑子肆无忌惮地对公婆撒娇,公婆也总是会宠溺地满足小姑子的要求,她心里是很羡慕的。
之前和公婆一起生活的时候,小慧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她担心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所以遇到不高兴的事,不喜欢吃的东西,她都把情绪憋在心里,但又忍不住找老公抱怨,因为这样反而和婆婆造成了一些隔阂。
婆媳俩一个小心翼翼,一个毫不知情,婆婆尽力对儿媳好了,儿媳心里却别别扭扭的,好在小慧没有彻底糊涂,只是私下抱怨,不然婆媳关系就真的完了。
现在很多婚姻关系都是从利益开始的,还有一句话是说“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意思是婆婆不帮衬儿媳,老了也别指望儿媳照顾。
婆婆和儿媳没有血缘关系,如果再没有一定的情分,说实话谁愿意去照顾对方呢?任何事情都是互相的,在小家有困难的时候,婆婆帮一把,小夫妻要感恩婆婆的付出,婆婆老了,儿媳也要帮着丈夫照顾婆婆,这也是婆婆的福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多子女家庭,父母尽量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独木不成林,儿女团结才是一个家庭兴旺的根本。
而作为子女和他们的伴侣,也要摆正心态,不要惦记父母(公婆、岳父母)手里的东西,自己挣的花得也踏实。
你们遇到公婆偏心的事情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