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2022年12月29日21:57:18 情感 1211

郑州一位博主,跟丈夫打算离婚。

丈夫生意失败,还背着她偷偷给了老家20万,用来帮弟弟买房娶媳妇。

她很生气,一来是自己过得也不容易,这两年生意差,大多是赔钱的状态,积蓄已经掏空,还在外面欠了几十万的材料款。

二来是丈夫不尊重自己,这么一大笔钱说给就给了,连商量一下都没有,根本不懂得尊重她。

丈夫说:“如果我跟你商量,你会答应吗?”

“我不答应,顶多给5万好了,你是大哥,帮弟弟成家是公公婆婆的事情。”

“那不就对了,我是不想跟你吵架,反正这笔钱必须出,我就这一个弟弟,总不能看他有难处不帮。”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夫妻的思维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女子很生气,她提出要离婚,想到丈夫的一意孤行,她整夜整夜睡不着,索性起身出去走走。

她家离中医院很近,就隔了一个路口,女子沿着路灯走过去,到了中医院的大门口,发现门诊灯火通明。

一个女子从车上下来,抱着孩子往里面狂奔,边走边喊:“医生,帮帮我,孩子发高烧抽搐了,喝的奶也都吐完了,快来人呀。”

一位护士跑过来,引领女子走进急诊,她们急促的步伐,敲定着女子的心,她不会忘记,2年前,她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那次丈夫为了应酬,白酒啤酒一起喝,喝多了就吐掉,回到餐桌接着喝,单子没拿下,却把自己喝倒了。

接到朋友电话,女子赶到医院门口,刚好接丈夫的急救车也来了,她追着推车一直喊丈夫的名字,医生抢救后告诉她,幸亏送得及时,要是再晚一会,就救不回来了。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丈夫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女子一直在身边陪伴,晚上也是如此的焦虑,睡不着就站在窗口,看着医院门诊部的人来来往往。

每一个奔跑进门诊的人,都有一个在乎的人躺下了。

生死关头,人们会忘记一切矛盾,只在意对方的身体。

女子站在马路边发呆的时候,有4辆急救车开了出去,也有2辆急救车开了回来,其中一辆急救车上是老人,旁边跟着一个女孩,嘴里一直喊:“爸爸爸爸,你一定要坚持住,我还没有结婚,你说过要看我穿婚纱的,爸爸!”

让人揪心,如果你感到太累,就到凌晨四点的门诊走一走,可以让你悟透4个人生真相。

1、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放开后,身边很多朋友阳了。

不管你在北京还是郑州,也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那就是如何保护自己,避免被这一波病毒的“海啸”影响。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有人以为,住在别墅区的人可能会好一点,毕竟他们接触的人少,安全指数更高一些。

事实上,住在别墅区也逃避不了,我老板就住别墅,他们一家6口都病了,反而有个同事住公寓,暂时还没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富豪还是普通人,经历都是一样的。

如果阳了,那么病痛的感受也是如此,不会因为你是富豪就减轻一些,主持人涂磊发信息,额头盖着一块布,有气无力地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洗澡,他洗了一次澡,病情加重了。

真的很现实,我们普通人没有更好的条件,但也不要悲观,因为每个人经历的境况都差不多,只要我们坚强一些,都能熬过去。

2、家财万贯,不如亲人的一杯水。

有人说:“疫情是面照妖镜,阳了一次,你就知道自己的伴侣是人是妖。”

有个女子生病了,丈夫把她撇下,连夜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还不忘卷走家里所有的食物,面对质问,男子理直气壮:“孩子不要吃吗?我是为了孩子着想。”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这个脑回路真是清奇,你难道不会自己给孩子买吃的吗?但凡为妻子考虑一点,也不会做出卷走所有食物的举动。

还有个女子怀孕了,丈夫出差回家,直接住到父母家里。

女子很孤单,希望丈夫能回来陪陪自己,丈夫回道:“我给你送饭就不错了,让我回去干什么,纯粹是无谓的牺牲。”

他的防范意识真强,却忽略了,妻子怀着你的孩子,难道陪伴一下很过分吗?

最难的是一位产妇,她生孩子后第二天就阳了。

公公婆婆吓得不敢来,丈夫也病了,躺在床上哭,女子没办法,拖着刚剖宫产的身子起来照顾丈夫,给丈夫喂饭。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隔着屏幕都是满满的愤怒,丈夫也太脆弱了吧,发烧再难受,有剖宫产的手术痛吗?

躺在病床上,你才会意识到,家财万贯,不如亲人的一杯热水。

如果在你难受时,能有人守住旁边照顾,即便粗茶淡饭,也会品尝出幸福的滋味。

3、我们被父母关爱,千万别忘了关爱父母。

有位网友留言:“请一定要关注下老人。”

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也不懂得如何网上抢药,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问题。

相反,老人的境况比我们想象得难的多。

一位提前回家的朋友告诉我,村里的诊所被挤爆,一家人一家人的去看病,大多数都是发烧咳嗽,农村老人没有备药的习惯,他们生病后,习惯性地去村门诊看病。

可村门诊的药也有限,如果把库存药用完,不知道拿什么给大家看病。

村里的老人不容易,城里的老人也很难。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有的老人独自在老房子生活,他们不喜欢看新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有多严重,依然会去菜场买菜,等身体不舒服时,才意识到病痛有多难受。

可又能怎么办?儿女在外地,想去医院又没有力气,只能在家里硬扛。

这些老人才是我们该关注的重点,他们大多有基础病,生活又很节约,遇到问题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关键时候,儿女要勤给父母打电话,提醒他们少出门保护好自己,父母平安,是儿女最大的福气。

4、珍惜眼前人,是真正的智慧。

张爱玲说:“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次机会,你却不在意,等你想珍惜的时候,对方已经不想爱了。”

有远见的人,都懂得珍惜眼前人。

父母可以陪我们人生的上半程,儿女能陪中间一段,唯有伴侣,可以陪我们走完下半程。

在你生病时,真正能够守在你病床前的人,是伴侣。

所以,请一定要善待眼前人,你的每一份付出,都如往银行存积蓄,你存的越多,收获的爱就越多。

2022还剩2天,悟透4个人生哲理,早知道早好 - 天天要闻

人生充满坎坷,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当你身处低谷时不必气馁,多一点对未来的信念,熬过去就是一片天。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我们真正能掌握的是自己的生活,在家人需要的时候,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这也是亲情的力量,当你知道有人在爱着自己,再多的困苦都不算什么。

共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