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2022年12月19日22:07:04 情感 1614

煽情,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但这一次,我准备让大家泪如雨下。

父母和孩子,有债亦无债,需要讲道理又不能坚持道理,孩子多,父母就有个公平对待的问题,让父母骄傲的孩子是孩子,可达不到父母要求的孩子呢?

周家三子,周秉义考上了北大,娶了省长的女儿;周蓉考上了北大,嫁给了著名诗人;唯独周秉坤,酱油厂的基层员工,留在家。

于是,周秉义和周蓉成了爸爸的骄傲,默默操持这个家的周秉坤便被忽略了感受和想法。

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 天天要闻

被忽略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有冲突,爸爸怪周秉坤自己不争气,周秉坤怪爸爸太势利,以至于父子二人数年没有书信,直到爸爸回家:

为啥不给我写信呢

您也没给我写

我是你爹呀

我爹咋滴,我爹有理呗

你的意思,你没错

我错了,你没错啊

谁错大呀,秉坤,你说我势利,是,你爹我呀,毛病不少,但是敢说我势利的,你是头一份

你看着我,我问你,你的那些朋友,这些光字片长大的孩子,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这个家不在光字片就好了,自己要是能有个当官的爹那就更好了,你咋不说话了

我从没嫌弃过我生在光字片,我也没嫌弃过我爹妈,没嫌弃过这家

看尽《人世间》,我们都会心疼周秉坤,他从未嫌弃过光字片,更没有嫌弃过父母和父母带给自己的这个家。周秉义和周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当然值得父母骄傲,可这绝不是父母否定周秉坤的理由。

周秉坤从来就没有挑剔过什么,反倒是爸爸一直在强调周秉坤不如哥哥姐姐的地方,说到底,爸爸拥有“父亲”的角色,这是周秉坤永远超越的制高点,只能承受,不能反驳,但有反驳,就是不孝。

谁都有理想,谁都有追求,可成功与否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周秉坤就不努力吗?没有周秉坤的牺牲和付出,哥哥姐姐考得什么大学,乐得什么成功自在?

我更没有

哪个当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光光鲜鲜的,就像你们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呀生在那个富贵人家里,也能给自己的前途啊带来便利一样啊,这就是势利吗,你知道什么叫势利吗,见风使舵,攀高踩低,这,这叫势利,但是你爹我,我永远都不是这种人

是,你哥你姐考上北大了,我这脸上有光啊,自己的孩子出息了,努力了,当爹的无所谓,不表示,这就好了,这是木头啊,本来我想啊,好不容易大家凑在一块儿,这过个年呢,带着他们出去显摆显摆,是啊,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要说错,这是爸唯一错的地方啊

怎么的,就这点错,就知道你这么多年,不跟你爸说话,不写信,不理你爹了呗,是吗

感受,一个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

儿女出息了,爸爸想要显摆显摆,有什么错?周秉坤为了照顾脑血栓的妈妈,为了操持这个家,压根就无法达到哥哥姐姐的高度,有什么错?

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 天天要闻

只是,爸爸显摆的时候,周秉坤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话都让你说了,你考虑过我感受吗,考虑过吗,你小儿子,干啥呀,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都一爹一妈养的,就我没出息,我多难受你知道吗,干啥呀,我这辈子我最大心愿就是让我爹我妈,让我爹我妈满,满意我,好,你你你,你,对,你不安慰我不说,你就撒盐,什么话难听你说什么话,哪儿疼你抠哪儿

我说什么了

你说什么了,从小到大就你,你哥你姐学习好,你呢,都是班级里最后一个,倒数

是不是事实

事实就该说吗,事实就该说吗

最伤人,莫过于实话!

花有百样红,人有千万种,有些孩子生来就是让父母骄傲的,可还有些孩子生来就是报恩的。

郑炳坤学习不好,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错,反观周秉义和周蓉,除了让父母骄傲,还有什么具体行动能对得起“孝”这个字?

周秉义入赘省长家庭,亲家之间,一辈子没见过面;历任高官,父母家人从未得到过半点好处,诚然,这是组织纪律,这是原则要求,但对于父母而言,这种儿子比得上周秉坤的床前伺候,比得上周秉坤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

周蓉为了爱情就能放弃父母,毅然决然前往深山老林,除了带给父母担心,再无任何实质孝顺。

对于父母而言,虚名重要,还是床前一杯热茶,桌上一碗热饭重要?

这也是事实,周秉坤从来就没提过的事实,这种事实谁也不说,周秉坤学习不好就活该如此的事实,为什么要反复提及!

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 天天要闻

周秉坤的一席话让爸爸无话再说,可他是父亲,道理天平上永远倾斜,他还是有话说:

好,我错呀,我错就错在我说了我最不该说的大实话呀,这是我的不对呀

你呢,你说我势利呀,你在污蔑我呀,我这上辈子我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混蛋玩意,我早知道你是这样啊,我就该把你,当初我就把你掐死啊我,你呀

我这一个人哪,在大山里啊,六十多岁了,每天下班了,这个心里啊唯一的念想,那就是想能看到自己孩子给自己写的信哪,那个,秉坤,家里啊,变化这么大,我这个当爹的一点都不知道啊,你让国庆他们心里咋想啊,秉坤哪,爹这张老脸丢在姥姥家了,我半夜在这等你,等你你不回来呀,见了面了,怎么着,我得先给你认个错呀

是不是我不认这个错,你就打算这辈子你不认我这个爹了,你是不是这么想的,你告诉我,你说,说话呀

站在“父亲”的制高点,爸爸拼命指责周秉坤不该因为自己的一点错就耿耿于怀,除了指责,爸爸还有了肢体惩罚,而且越说越生气,直到声音太大而引来了郑娟和孩子。

不准打我爸爸

干啥呢

不准打我爸爸,你不准打我爸爸

干啥呢这孩子

你打他干啥

爸,他打你

那是我爸

爸爸打周秉坤,周秉坤还是会护着自己的爸爸!

周聪护着自己的爸爸,可周秉坤还是抬腿就踢,伸手就打!

原因很简单:我是你爸,那是我爸,他能打我,不需要理由;我能打你,同样不需要理由;父子关系,哪有什么道理能比得上血脉压制!

道理,讲来讲去,终究抵不过父子这层强硬关系;吵架,吵来吵去,终究抵不过“那是我爸”这一句话。

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 天天要闻

爸,孩子不认识你

他不认识我没事,他知道疼你,这多好啊

周聪疼周秉坤,周秉坤疼着自己的爸爸,这就是千百年来的一脉相承;同样,爸爸打了周秉坤,不代表没有爱,周秉坤打了周聪,更不代表没有爱,这就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附加。

爸,我其实我,一直想给你写信,我做梦都想,你要不信问娟儿,然后我就想,想做出点成绩啥的让你看看,就一直拖 ,其实我打心眼儿里,我就是想让你承认我,对不起,爸

秉坤啊,你是我们家三个孩子里,我最满意的,你就是太犟了,你看看,你哥哥那也是男孩子,挨揍就少啊,你呢,就为这个犟,挨了多少揍啊,现在,你这也当爸了,还改不了啊

改,改

不管怎么样,爸爸没有低头认错的道理,别说什么原则要求和道德绑架,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别自觉看了几本书,喝了几碗鸡汤就坚定认为人人平等,父子之间就该君君臣臣,可以多年父子成兄弟,但这句话只能父亲说。

周秉坤没错,但认错也就只能周秉坤来。

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 天天要闻

历朝历代,但凡沾上“忤逆”二字,不死也得重伤,再或者就是足能让你后悔的监狱生涯。大清刑律更是明文规定“咧兄一眼,杖责八十”,不服兄长,斜眼看一下,尚且如此,敢对父亲造次,可以自行脑补后果。

父子之间还想要公平?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比不上你的几本书和几碗鸡汤?

胡闹!胡扯!胡说八道!

老子和儿子吵架,儿媳妇绝对是终结争端的最佳人选,吵架吵到这个时候,郑娟不需要再说话,只需要让父子俩借助自己这个第三方来缓和语气,解开矛盾并终止吵架。

周秉坤让郑娟留下,就是这个意思。

娟儿啊,你看这个秉坤哪,这是我们家呀,出力最多的 ,这挨揍呢也是最多的,过去呀回来一次就得揍他一次

揍呗,扛揍

咋滴,不改了,继续气我呗

改,该改改,你该揍揍呗,你说,都当爸了,还有爸揍你,这不就是幸福吗

郑娟曾经向周秉义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有时候真羡慕秉坤,这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有哥哥姐姐疼着照顾着。

人在一生当中会扮演各种角色,但时间却从不照顾任何角色,有些人能享受两种角色重叠带来的幸福,但有些人却从未体会过两种角色重叠带来的快乐。

已为人父,尚为人子;父母不在,哥哥姐姐仍能将你当成孩子,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这种不讲理的霸道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人世间:有时候,被父母骂也是一种幸福 - 天天要闻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便只剩归途;周秉义曾经这样劝过自己的弟弟:

父母真的会死,给爸写信!

现在,正说也想劝劝诸君:“失去才懂珍惜”的道理谁都懂,但这样的事情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谁也不会在乎。别嫌父母烦,更别怪父母不讲道理,等到父母不得不将家庭的重任交到你的肩上,等到他们需要看着你的脸色说话,等到他们再也不敢大声呵斥,抬手就打,请你一定要拿出孩子气的一面,撒娇也好,胡闹也罢,让他们知道你还没有长大,万万离不开他们。

谁有错啊?

谁没错啊?

赢了如何?

输了怎样?

家,本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婚姻不需要金钱的支撑,你认同吗? - 天天要闻

#婚姻不需要金钱的支撑,你认同吗?

关于婚姻是否需要金钱的支撑,这个问题涉及物质与情感的平衡,我的观点如下:1. 金钱是婚姻的"基础设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质是情感联结和共同成长,但金钱确实构成了现代婚姻的基础设施。就像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平时不易察觉,但长期缺失会危及生存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 天天要闻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单亲妈妈,79年的羊,今年46岁了,独立抚养一个大一的娃。我在饭店工作,为了碎银几两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闲见缝插针的写小作文贴补家用。生活从来都是惧怕强者的,“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生活。我从三十多岁就自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原创作品,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与转发!我们3楼的高阿姨在社区里工作,人长得不漂亮,但能说会道,关键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干净。听对门葛大妈说,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结婚几十年,她老公从来不让她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就连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没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