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无非悲喜自渡

2022年12月10日21:46:07 情感 1415

听过一句话:“匹配是生活的最佳状态。”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真正的欢愉,来自实力与机遇匹配、思维与实际贴合、彼此感情的契合。

01

实力配上机遇,才能成功

很多时候,有些人总将自己的失败,归结到时运不济,殊不知机遇和运气的背后,拼的是与之对等的实力。

出演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之前,魏敏芝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娃。

凭借与电影角色贴合的特质,她成功出演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这段经历改变了她,一个“导演梦”被种在心房。

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她转到石家庄的中学学习,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反复练习普通话,但第一次艺考还是失利了。可她没有放弃,继续补充自己文化上的不足,白天练,晚上学。熄灯了就在被窝里复习,为此,用坏了3个手电筒。终于以超出艺考200分的成绩,被西安的一所大学录取。

大学里她也没松懈,一直倾尽全力去学习新知识。她的努力被美国杨百翰大学教授陈尔刚看到,主动帮她申请留学资格,前提是她要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

但那时,魏敏芝的英语水平并不高。为了追梦,她用2年时间努力学习英语,成功走进了杨百翰大学。在那里,她主持音乐会、3天看完400多页的英语剧本、编导专业的各类工作更是信手拈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导演梦。

很多人说魏敏芝是幸运的,但其实,这份幸运背后,是她不断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获得的。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曾说: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你若不够强大,即便机遇来了,也只能仰望,终究与其失之交臂。

当能力与梦想有差距时,要不断提升和打磨自己。

强大的实力,是与机遇平等对话的资本,更是成功的保障。

人生在世,无非悲喜自渡 - 天天要闻

02

思维紧随实际,才能突破

生活中,很多人明明很努力,到头来却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将思维困在了自己的小世界里,没有与现实接轨。

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需要的不仅是努力,思维还要满足实际的需要。

100多年前,“新生婴儿死亡率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学者们向着一个通道发力,开展了无数研究,始终不得其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塔尼看到小鸡孵化器,就突发奇想,这种技术能不能改进一下运用到新生婴儿身上。

经过不断拆解、试验,他借助孵化器的原理,创新研发了婴儿恒温箱。这一发明在欧美国家普及,大幅度降低了新生婴儿死亡率。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国际救助组织向印尼捐赠了8台婴儿恒温箱,帮助其渡过难关。然而,3年后,8台恒温箱先后出现故障,但因零件并不常见,修复技术复杂,导致设备修复困难,这8台设备便被闲置了。

斯蒂芬·塔尼得知后,便开始着手研究不受技术和零件所约束的恒温箱。

他尝试很多,都没有进展,就在此时,他观察到汽车已经在全世界流通,是非常普遍的物品。于是,他转变思维,将研发与当地实际相对接,将恒温箱部件换成随处可见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出了一款新的婴儿恒温箱,也就是后来说的“育婴器”。

改进后,只要有汽车修配厂的地方,“育婴器”就能维修和制作。

从婴儿恒温箱到育婴器,斯蒂芬·塔尼不断从实际出发,突破思维界限,最终,为世界新生儿带来了福祉。

适时地转换视角,把思维调整到与实际合拍的模式,才能让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人生在世,无非悲喜自渡 - 天天要闻

03

彼此情感同频,才能长久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状态,就是情感同频。

爱人之间更是如此,只有彼此契合,才能够长长久久地生活在一起。

作家萧乾和妻子文洁若,因翻译工作结缘。

生活中,顺境、逆境皆有之,无论何时,他们始终在情感上同频共振、相濡以沫,日子过得很开心。

文洁若从工作单位退休那一年,萧乾已年满80岁。她想要翻译被称为“天书”的《尤利西斯》。

萧乾心疼妻子独自翻译太辛苦,主动上前帮忙。二人每天5点起床,从书籍中找注释、翻灵感,一坚持就是5年。

工作虽辛苦,他们总能在互相鼓励中找到快感,在收获成果中自得其乐。

萧乾去世后,文洁若把他年轻时的照片摆在客厅,独自翻译书籍的时候,照片里的萧乾微笑地注视着她,继续给她以爱的滋养,让独居的文洁若并不感到孤独。

网易云有一句热评:“两个契合的灵魂,永远会胜过所谓的距离和时效性。”

人与人之间,相逢不难,难的是三观契合。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与匹配,让两个人在思想上即使有分歧,也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情感上多一分契合,现实中就会少一分摩擦。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将情感同频到彼此,关系才能走得更远。

人生在世,无非悲喜自渡 - 天天要闻

结语

法国作家加缪说:“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他的对手。”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唯有实力相当才能跳出重围。

打开思维的窗,紧贴实际的路,才能找到破题之道。

契合的情感,能造就两颗幸福的心,关系也更长久。

点个“再看”,愿你在岁月静好中,匹配一切美好,活出想要的模样。


作者简介:锦清洛,唯愿洗尽铅华,归来仍是少年。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 天天要闻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杂物间翻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日历,1998年9月12日被红笔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医院缴费单、中药药方,还有张皱巴巴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砸锅卖铁也要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 天天要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上周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同事们又开始打趣:"你妈是不是开快递公司的?"我笑着拆开牛皮纸,二十包真空包装的槐花蜜滚落出来,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新蜜,记得每天冲一杯。"这是母亲今年寄来的第18个包裹,而从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这样的包裹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 天天要闻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凌晨三点零七分,急诊室的荧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我攥着缴费单的手指冰凉。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咳嗽声,转头看见父亲弓着背蜷缩在塑料椅上,母亲正用掌心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哄着小时候发烧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闻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家具时,我突然明白——在她眼里,离过婚的我,连套新家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网友的婚房经历引发热议:她曾有过失败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却因“二婚”标签遭准婆婆嫌弃,不仅被安排二手房当婚房,屋内更是堆满不知从哪淘来的二手货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 天天要闻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1986年,汪英和刘青两人结婚。汪英漂亮,刘青高大英俊潇洒,人人都说,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对。酒席整整摆了30桌。酒席后回到家,汪英刘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点收回的红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 天天要闻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01绝大多数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一针见血地说,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让人既爱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绝对会各种抱怨。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日子还需要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