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许多人都是有信仰的人,这在外国是一个普遍的正常现象。我们一些人提起信仰就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方式。有信仰的人都知道修行二个字,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吃斋念佛,静心打坐,这只是一种偏面的看法。修行就个词语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修行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修正自己错误的心态和行为。
其实修行真正的意义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存天理,去人欲。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物质是极大的丰富了,许多人的经济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带给我们的心灵又是什么呢?恐惧,慌张,虚荣,欺骗,攀比。谁都在想往怀念以前的那种生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诚实,信任,守信,互帮互助。面对现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很多人都要问一句,人心到底的是怎么了。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许多人不仅要问上一句。以前好与坏就像黑与白一样分明。现在好的也都不敢说好了,有些坏的也堂而皇之的披上了好的外衣。以前那种公平再也见不到了,以前那种正义也很少出现了。在人们的眼睛里只有钱,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人心变得再也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被眼前的灯红酒绿迷失了双眼,我们被铜臭味迷失了自己的心灵。很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是错的,但还是要违心的去做。因为现在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样子,你如果不随大流,那么你在大家的眼睛里就是一个另类。
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之中(富贵,贫穷,顺境,逆境),都能够保持自在安详,自得其乐的心境。说白了,就是不管混得好不好,都始终保持内心强大。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为“君子”,亦即心灵健康的人,而要想获得这样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就必须通过两个字——修行。
“知”和“行”是同一件事,就好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即是统一,又是一个整体。在同一个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人的心灵其实更像是画布和颜料,而认知能力就像是画笔,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或者同一场景,会有各自不同的反应,感受和体验,因为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真正的忠,真正的孝,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良心,都是由内而外的,它们并不因外在的掌声而建立,也不因外在的打击而消失。
很多人把修行都留于表面的形式。认为初一,十五上香拜佛就是修行。认为吃素戒六荤就是修行。认为买鱼放生就是一种修行……那么修行在这些人眼睛里看得太简单了。修行不要拘束于外在的形式,修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修心。济公活佛就是一种这样的典型,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皆如我。
许多人看似善男信女,吃斋念佛,但心中却充满了贪婪,那些落马的高官有许多都是信佛的,一边贪污腐败,一边又打着信佛的旗号,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保佑。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何尝不是一种笑话。古人早已经把修行的意义吿诉我们了,那就是“忠,仁,礼,智,信”,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丢掉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思想,还有我的几千年的文化。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并不容易,守先要敢于承担我们的应该有的责任,能够真正的区分好与坏,在是非面前决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面对现在的人心不古,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一股清流。思想会决定我们能豆否走得更长远。我们已经看见了人性的丑陋,难道自己还要去再玷污自己的心灵。
心中有爱是一种善,有一句话叫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缺少爱的社会,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好人变少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社会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一直都在存在,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强占车位,老人偷东西得不到真正的惩罚,官与平民犯法二个待遇对待,这些都只是现在社会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丢掉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需要及时的补上人性这一课。
当道德不能够成为衡量人们的标准,法制体系的不完善才造成了我们现在这样的环境。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修好自己这颗心。
加强自己的心灵管理,真正的做到用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是被动接受别人对世界的解释,还是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一个人在精神上成人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要意识到,他人或社会赋予我的思想和观念,只是诸多可选择的观念体系中的一种,它是可以受到质疑和检验的。
抛开自己不切实际的欲望,正常的欲望是可以满足我们自己的生活。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让自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对与错黑与白,不同这个世界同流合污,不人云亦云,真正的修好自己这颗心,真正的把人性的本质看透。那样你的人生才丰富多彩,才真正的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