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的看透人性

2022年12月04日23:22:08 情感 1751

我们许多人都是有信仰的人,这在外国是一个普遍的正常现象。我们一些人提起信仰就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方式。有信仰的人都知道修行二个字,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吃斋念佛,静心打坐,这只是一种偏面的看法。修行就个词语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修行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修正自己错误的心态和行为。

其实修行真正的意义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存天理,去人欲。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物质是极大的丰富了,许多人的经济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带给我们的心灵又是什么呢?恐惧,慌张,虚荣,欺骗,攀比。谁都在想往怀念以前的那种生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诚实,信任,守信,互帮互助。面对现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很多人都要问一句,人心到底的是怎么了。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的看透人性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许多人不仅要问上一句。以前好与坏就像黑与白一样分明。现在好的也都不敢说好了,有些坏的也堂而皇之的披上了好的外衣。以前那种公平再也见不到了,以前那种正义也很少出现了。在人们的眼睛里只有钱,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人心变得再也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被眼前的灯红酒绿迷失了双眼,我们被铜臭味迷失了自己的心灵。很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是错的,但还是要违心的去做。因为现在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样子,你如果不随大流,那么你在大家的眼睛里就是一个另类。

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之中(富贵,贫穷,顺境,逆境),都能够保持自在安详,自得其乐的心境。说白了,就是不管混得好不好,都始终保持内心强大。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为“君子”,亦即心灵健康的人,而要想获得这样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就必须通过两个字——修行。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的看透人性 - 天天要闻

“知”和“行”是同一件事,就好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即是统一,又是一个整体。在同一个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人的心灵其实更像是画布和颜料,而认知能力就像是画笔,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或者同一场景,会有各自不同的反应,感受和体验,因为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真正的忠,真正的孝,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良心,都是由内而外的,它们并不因外在的掌声而建立,也不因外在的打击而消失。

很多人把修行都留于表面的形式。认为初一,十五上香拜佛就是修行。认为吃素戒六荤就是修行。认为买鱼放生就是一种修行……那么修行在这些人眼睛里看得太简单了。修行不要拘束于外在的形式,修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修心。济公活佛就是一种这样的典型,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皆如我。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的看透人性 - 天天要闻

许多人看似善男信女,吃斋念佛,但心中却充满了贪婪,那些落马的高官有许多都是信佛的,一边贪污腐败,一边又打着信佛的旗号,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保佑。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何尝不是一种笑话。古人早已经把修行的意义吿诉我们了,那就是“忠,仁,礼,智,信”,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丢掉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思想,还有我的几千年的文化。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并不容易,守先要敢于承担我们的应该有的责任,能够真正的区分好与坏,在是非面前决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面对现在的人心不古,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一股清流。思想会决定我们能豆否走得更长远。我们已经看见了人性的丑陋,难道自己还要去再玷污自己的心灵。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的看透人性 - 天天要闻

心中有爱是一种善,有一句话叫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缺少爱的社会,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好人变少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社会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一直都在存在,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强占车位,老人偷东西得不到真正的惩罚,官与平民犯法二个待遇对待,这些都只是现在社会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丢掉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需要及时的补上人性这一课。

当道德不能够成为衡量人们的标准,法制体系的不完善才造成了我们现在这样的环境。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修好自己这颗心。

加强自己的心灵管理,真正的做到用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是被动接受别人对世界的解释,还是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一个人在精神上成人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要意识到,他人或社会赋予我的思想和观念,只是诸多可选择的观念体系中的一种,它是可以受到质疑和检验的。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的看透人性 - 天天要闻

抛开自己不切实际的欲望,正常的欲望是可以满足我们自己的生活。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让自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对与错黑与白,不同这个世界同流合污,不人云亦云,真正的修好自己这颗心,真正的把人性的本质看透。那样你的人生才丰富多彩,才真正的充满爱。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