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2022年11月26日22:35:28 情感 1613

我们不妨给“成功者”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在历史上做出过贡献或者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人。如果说做到这两点就算成功的话,我们看历史上的成功者,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之以恒。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持之以恒

道理也不复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许多人也不是没有目标,甚至有的人确定的目标还相当大,但一遇到“常年累月”这种事,就慢慢地懈怠了,一件简单的事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曾国藩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他做事情就能做到持之恒。比方说他每天写日记这件事,他从29岁开始每天写,一直写到去世前一天,坚持了30多年,一生写日记的字数大约150余万字,这件事他真是坚持做了一辈子。一件小事如果能坚持一辈子,即使是件小事也能做到“极致”。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曾国藩《日记》

关键是曾国藩写日记并不是简单写“流水账”,他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每天进行自我反省。他写了一辈子日记,就是每天不停地反省自己,警醒自己,不停地和自己的缺点做斗争,重点是这件事他坚持了一辈子,这就非常不简单了。反思我们做事情,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能坚持一辈子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成功的法则有很多,但最简单最有效的就是这种持之以恒的方法。英国的一个作家叫格拉德威尔,他写过一本书叫做《异类》,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一个定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万小时定律”。“定律”说的是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你必须在这个领域倾注上至少“一万个小时”。如果一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只需要5年的时间就可以在某个领域成为“顶级”高手。

格拉德威尔说的这种“定律”并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而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他对音乐家和冰球运动员进行过调查统计,他对学习小提琴进行过跟踪研究,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演凑家用在练习小提琴的时间至少是1万个小时以上。这种“一万小时定律”说明,在任何某项领域取得成功几乎与天分无关,主要是练习的次数和在熟练程度上“量”的积累。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练习小提琴

这种理论从许多成功者身上得到印证。你看曾国藩写日记,他写了30多年的日记,每天用在写日记的时间大约是1个小时,加起来差不多正好是1万个小时,所以曾国藩的文字水平堪称“一流”,他的“克已修身”的理学功夫也堪称“一流”。我们抛开他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政治立场不说,单说他的文字表达水平和自身“修为”的理学造诣,没有这1万小时,根本不可能达到“圣人”的水平。

还有电脑天才比尔·盖茨从13岁时开始接触世界上最早的一台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编程,到了20岁的时候他已经在编程这件事上倾注了7年的时间。按照小时计算,已经远远超过1万小时,正是由于这1万小时的积累,才使比尔成为世界级的电脑天才,其实哪有什么“天才”,成功和胜利的花朵都是靠这1万小时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比尔-盖茨

“1万小时定律”实际上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能做到这些需要有点坚强的意志。网络大V“九边”原来是一家网络公司的程序员,他直接的经验是做一个“顶级”的程序员首先要敲打10万个以上的代码,没有这10万个以上的代码作为“量”的积累,根本无法实现“顶级”程序员“质”上的变化。要想成为“顶级”的程序员先不要想别的“近道”或捷径,先敲完这10万个代码再说。敲这10万个代码也有个直接的感受,就是一开始超级慢,这个漫长的过程没有点坚强的意志是“熬”不过去的,只要“熬”过了这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后面就会慢慢加快,最后才会到达那种“如鱼得水”的境界。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程序员写的“代码”

他还是网络大V,平时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文字放在网络上。一开始他的“粉丝”也非常少,“涨粉”也非常缓慢,他只要有时间就写,当字数达100万之后,他的“粉丝”量就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现在他已经是“粉丝”达到260万的超级大V了。一开始增长缓慢的过程非常难“熬”,但只有“熬”过了那个过程,后面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这10万个代码敲打下来和100万的字数写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这跟“1万小时定律”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说明“1万小时定律”中的1万小时就是“由量变达到质变”中那个“量”的积累,而且几乎所有的成功者没有例外。

绘画大师达·芬奇一开始学习画画的时候是从画鸡蛋开始的。他的老师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杰出绘画大师安德烈阿·委罗基奥,他让达·芬奇练习画鸡蛋,画了一段时间后,达·芬奇画得不耐烦了,他就跟他的老师说,画鸡蛋有什么好画的,我已经画够了,您还是教给我真正的绘画艺术吧。委罗基奥就跟达·芬奇说,不要认为画鸡蛋是件简单的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画出的鸡蛋就会截然不同,如果把一只鸡蛋画到“极致”你自然就会画画了。达·芬奇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画着鸡蛋,就这样他画了6年鸡蛋,按小时算也达了1万小时以上了,就是在这种最枯燥最无趣的简单重复中,达·芬奇终于达到了最高深的绘画艺术境界。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达-芬奇画鸡蛋

在一开始最枯燥最无趣的简单重复过程中,如果没有点坚强的意志“强迫”自己踏下心来进行“量”的积累,只有“熬”过了那个最枯燥最无趣的简单重复阶段,才可能达到常人无法体会的美妙境界。

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而且是在狱中完成的。他因为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汉武帝打入大牢里,而且受到了宫刑这种奇耻大辱,要是没有点坚强的意志,不要说他能写完《史记》,就是一般的人早就含冤致死了。北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通晓达旦的编撰和誊写,耗尽了司马光毕生的心血,《资治通鉴》成书不到两年,司马光就去世了。他在编写《资治通鉴》的书稿中都是用标准的“楷书”,没有丝毫的潦草,这种严谨细致的精神已经达到了“极致”。一部《资治通鉴》294卷,300多万字,用这种“正楷”光写这些字,没有坚强的意志也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

最简单有效的成功法则:持之以恒 - 天天要闻

司马迁写《史记》

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需要阅读增长“见识”。“见”指的是一个人见到的东西,能见到的东西必然是经过实践得到的“真知灼见”;“识”是通过学习,阅读历史上人物和事件,了解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个人的“见识”决定着他的认知层次,认知层次则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一个人增长“见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实践,自己有了切身的感受;二是通过学习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史上的“案例库”,知道怎么做才会成功,怎么做则会失败。

懂得这些道理只是开始,关键是能否真正做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是只有真正知道,才能做到,凡是做不到的其实并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真正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付诸实践,坚持到底,持之以恒,这才是成功最简单最有效的法则。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