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2022年10月12日07:25:05 情感 1728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作者:徐祯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雷电交加的夜里,冰冷的停尸间传出一阵异响。

值班的女青年,一个人推着手推车,一步一步挪近39号铁柜,伸出颤抖的手紧握柜门,用力拉开——

铁柜里的人,脸色煞白,慢慢地睁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女青年,嘴里飘出三个字:“好冷啊。”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一声尖叫之后,可怜的女青年就这样被吓晕了……

这是“大尺度”国产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以下简称:《三悦》)的高能画面。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铁柜里的男人,叫秦伟。他睡在停尸间的铁柜里,也只是想体验生活,为他的新纪录片找点素材。

谁知,阴差阳错就吓晕了一个人值夜班的遗容化妆师赵三悦周依然 饰)

秦伟除了是个尽职尽责的导演,还是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肺癌晚期病人,在拍殡葬纪录片的同时,他也替自己选好了骨灰盒和墓地。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秦伟把墓地选在了二姐墓地的旁边,他的二姐,前不久猝死了。

“父母为了生我,就把有心肌病的二姐送人了。”

送人,好轻描淡写的一个词。

听到秦伟轻说出这个词,赵三悦立刻皱眉,毫不留情地指出:“那不是送人,那是遗弃。”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秦伟是父母超生的孩子,他原本有两个孪生的姐姐。

秦伟二姐身体不好,患有心肌炎,在父母的眼里,她只是个病怏怏的拖累。

于是,二姐成了一个随时可以遗弃的牺牲品。

遗弃二姐后,亲生父母没有一次去看过她,关心过她。

后来,是二姐知道了自己被遗弃的真相,苦苦上门寻亲。

而她的亲生父母,给出的反应,依旧是冷淡。

直到二姐不幸猝死,她的亲生父母才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表演“感人至深”的亲情。

秦伟的大姐,在成年后和父母决裂。她说:“我一想到,世界上有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她就被自己亲生父母抛弃了,我就没办法原谅(父母)。”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受尽了父母偏爱的秦伟,尽力想修复家庭关系,特意把墓选在二姐的旁边,希望以后父母在为他扫墓的时候,至少也能顺带看看二姐。

他还找到了大姐,希望大姐能够在他离开之后,好好照顾父母。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最终,秦伟因为肺部感染去世。

在秦伟的告别会上,他的父母脸色灰黄,眼神木然,像两具空洞的雕塑。

三悦想起了秦伟二姐的葬礼,同样的一对父母,却在二姐的葬礼上哭得肝肠寸断,嚎得惊天动地。

那时候,老道的殡葬工连头也没抬,一开口就点破父母的虚伪:

“有些人,就喜欢用眼泪和大嗓门,来证明自己没错。”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而现在,

“他的父母,终于不需要再用高声的呼嚎,和汹涌的眼泪,来证明他们的悲伤了。”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在失去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之后,秦伟的父母终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哭嚎着向大女儿忏悔认错:“妮子,我们错了,我们对不起她!”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这时候,按照很多国产剧套路,女儿就应该主动谅解,抱着父母痛哭一场,一家人涕泪交加地走向大团圆结局。

但大姐没有选择原谅,没有选择和解,她侧过头,哽咽着:

“最想听到这句道歉的不是我,我也没有资格替她原谅你们。”

然后,一个人离开,越走越远。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抱头痛哭的和解,是影视剧的常态;在生活里,你也可以选择不和混蛋父母和解。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劝别人和父母和解,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

我记得以前有一档很经典的节目叫《中国梦想秀》,周立波主持的。

其中有一期,是说一个女孩被亲生父母抛弃,他们抛弃了女孩20多年,明明在一个镇子上,却未主动见女孩一面。等女孩成年,有赡养能力,亲生父母又希望女孩离开养父母家,回到自己家。

周立波问女孩:“如果有这个机会,你愿意回来吗?”

女孩握着话筒,坚定地说:“我不愿意。”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她说,在她成长的时候,是养父母视她如己出,弥补她亲情的缺失。

她说,在她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在同一个镇上的亲生父母,连看她一眼都吝啬。

如果你是那个女孩,你愿意毫无芥蒂地回到亲生父母的家里吗?

而作为主持人的周立波,却高高在上地对女孩说:

“心胸不要这么狭隘。”

“父母也有难言之隐。”

“生命是一种角度,如果你不接受(亲生父母),你永远不可能幸福!”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三连击,句句诛心,却句句都不占理。

他教女孩要大度,可却对女孩亲生父母20多年来的冷漠不予置评;

他教女孩要宽容,可却没有问过,女孩这20多年来过得多痛苦……

最后,周立波还断言,不接受父母的女孩不可能幸福。

这简直就一派胡言!

有谁想过被遗弃的女孩?

如果没有被收养,她可能在垃圾桶里找吃的,可能睡在纸皮上,可能一个人艰难地活着。

他怎么配开口就劝人跟混蛋父母和解呢?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要和原生家庭和解。

父母遗弃你,你长大了要和解;

父母毫无边界感地控制你,你长大了要和解;

父母打你骂你,一次又一次地让你受到伤害,你长大了还是要和解……

不然就是不懂事,就是不孝。

但有时候,我觉得“百行孝为先”,就是最大的道德绑架。

它只要求子女无底线地去原谅,却从不强调父母给子女带来的伤害,可能需要用一生弥补。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如果父母带给子女的,是遗弃、是痛苦,为什么要强求子女给父母的,是和解,是孝顺?

那些漠视子女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子女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伤心也会难过呢?

别的不说,我扇了你一巴掌,然后我轻飘飘地说,“哎呀,我知道我打疼你了,但是你得和解,你不和解就是不尊重我。”

你同意吗?

我打了你一巴掌,你都想打回来,至少得骂我两句,你都可能不会打心眼里和我和解。

何况,被混蛋父母伤害的孩子,可能要用一辈子去治愈心理创伤。

凭什么就要求别人若无其事把这巨大的痛苦抹平?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气和怨恨都是正常情感,应该允许它存在。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不沉溺在痛苦的关系里,自我撕扯,自由从心地做出选择,才真正走出自己的人生。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坚定的“不和解”派。

她买了新房,给房子装修的时候,偏偏还差2万元的尾款。

她第一个想和她的妈妈借钱。

妈妈接通电话后就破口大骂:“我哪有钱!哪个当女儿的,还问家里借钱,也不见你赚钱了补贴家里……”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妈妈没有钱吗?

不,妈妈只是把钱都给儿子开宠物店了。

她得知真相的时候,心都凉了。

整整5万元,是妈妈省吃俭用两年多才省下来的钱。

“妈妈平时不舍得去旅行,甚至连一件好衣服都不舍得买,一件冬装穿了两年。但她就是可以一下子把钱给哥哥了,不要哥哥算利息。妈妈说,那5万就当是给哥哥投资,赚了钱还是哥哥的,赔了也就赔了,让哥哥不要有压力。

她明白了,父母就是可能不会公平地爱每一个孩子。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就像小的时候,妈妈会给哥哥的早餐面里加煎蛋和云吞,而她只有素面;

就像上学的时候,妈妈会给哥哥报辅导班,而她只能自己跟着同学复习。

现在的她,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过着自己的安稳日子。

真心是要用真心来交换的,父母没有对自己付出真心,又怎么能够希望自己得到孩子全部的无私爱意呢?

和解不是生活唯一的解药。

当不再执着于和父母和解这件事,才发觉,天地浩大,生活还有无尽可能。


别再劝她原谅父母了 - 天天要闻

生活不是戏剧,不是万事都要求全,最重要的,不是和父母和解,不是和生活和解。

是和你自己和解,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

你要尊重你的感受,你才是感受万物的尺度。

当家庭让你觉得受伤的时候,凭什么非要释怀?

如果觉得和父母和解,和家庭和解,和生活和解会让你更加痛苦,那就“永不原谅”好了。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 天天要闻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不识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遗嘱,有效吗?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全家为遗嘱是否有效对簿公堂。陆阿婆育有四个女儿,丈夫去世数年后,涉案老房开建。之后多年里,陆阿婆一直和大女儿一家生活在老房里。2013年,老房拆迁,陆阿婆获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陆阿婆立下遗嘱,表示要将名下这套...
男女藏石头后约会,钓鱼佬全程吃瓜:他们以为没人看的到! - 天天要闻

男女藏石头后约会,钓鱼佬全程吃瓜:他们以为没人看的到!

近日,甘肃某湖畔发生的一幕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一对男女在湖边的石头缝中进行亲密互动,这一行为被一位钓鱼者全程目睹并拍摄了视频,随后引发了关于公共场合举止、隐私与社会道德的热议。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情侣间的亲密行为往往受到公众视线
抠门男友陪我和爸妈吃了顿饭,他的神操作,让我们的感情到头了 - 天天要闻

抠门男友陪我和爸妈吃了顿饭,他的神操作,让我们的感情到头了

"这顿饭,是我们的分手宴。"我轻声对父母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的筷子停在了半空。我叫林小雨,今年二十八岁,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女子。在我们这个县城,像我这个年龄的姑娘,大多已经抱上了孩子,而我却在一段持续三年的感情里越走越迷茫,像是在雾里
广东一村“结婚奖1万,每生一娃奖1万,秒到账” - 天天要闻

广东一村“结婚奖1万,每生一娃奖1万,秒到账”

“结婚奖励1万元,每生一娃各奖励1万元,奖励秒到账”。近日,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甩出的“王炸”——《新四黄塘村促结婚助生育奖励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网上引发热议。这是该村依托集体经济壮大持续释放民生红利的又一创新实践。记者了解到,为响应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政策,《方案》提出夫妻双方任一方...
早安,你好|祝您家庭幸福美满! - 天天要闻

早安,你好|祝您家庭幸福美满!

24小时新闻动态◆ 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智利总统博里奇。◆ 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近日在辽宁调研时强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阅读更多>>>◆ 近日,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
夫妻那些事,再恩爱,也千万不要这样做! - 天天要闻

夫妻那些事,再恩爱,也千万不要这样做!

夫妻那些事,再恩爱,也千万别踩这些“雷区”!咱都知道,夫妻相处那可是门大学问。好多夫妻刚结婚的时候,那感情好得跟蜜里调油似的,整天黏糊在一起,恨不得把对方捧在手心里。可日子一长,各种问题就冒出来了,有些行为要是没注意,就算之前再恩爱,感情也
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三个方面! - 天天要闻

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三个方面!

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三个方面在感情的世界里,不少人总觉得男人和女人相处,生理需求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其实啊,除了这生理需求,男人真正在乎女人的方面可多着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男人除了生理需求,最在乎女人的哪三个方面。
姥姥走后我很少回家,那次推门看到舅舅在吃饭,我临时做了决定 - 天天要闻

姥姥走后我很少回家,那次推门看到舅舅在吃饭,我临时做了决定

回家的意义午夜时分,我推开老屋吱呀作响的木门,看见舅舅周大勇独自坐在饭桌前,碗里是简单的白菜豆腐汤,桌角摆着半瓶二锅头。四目相对,那一刻,我从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读出了岁月的沧桑和一丝惊喜。"明远,真是你啊?"舅舅放下筷子,迟疑着站起身,仿佛怕
长三角哪些城市爱花钱?这个城市令人意外 - 天天要闻

长三角哪些城市爱花钱?这个城市令人意外

2025年一季度各地经济运行数据已经出炉。一季度GDP前50强城市中,19个来自长三角地区,超过了三分之一,彰显了长三角城市集群的强大经济能量。这19个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城市,其消费能力和倾向,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南京社零总额超过苏州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41座城市中有35座城市跑赢全国5.4%的平均增速,其中绍兴以7.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