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2022年10月08日16:44:42 情感 1807

大部分精神状态正常的人,在没有接受外部事物刺激的情况下,只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维持一种情绪,保持心情的平和。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喜怒无常的人。这些人似乎不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又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故意为之的别扭感受。

比如,在面对外人或是在严肃的工作与社交场合中,他们总是能够展现出热情友善的一面。可回到家里面对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时,他们却习惯性展露出不耐烦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上将这种变化称为印象管理。毕竟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除了在自己的小家庭中生活外,我们还需要与社会上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连接。

为了给其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些人在和陌生人相处时会尽可能保持友善,避免发生争吵或矛盾。

这种想法让他们将家人放在比较轻微的地位上,盲目自信的人为家人绝对不会放弃自己,自己也不需要费力维持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和家人一起生活时,他们总是会忽视他人的付出,只能记住对方和自己发生矛盾的时刻。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并不是故意为难家人,只是在家人面前展示出了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他们的素质和涵养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和外人相处时,这些人只是费尽心思维是表面上的优秀。

心理防御机制:宣泄心中不满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心理防御机制,这个心理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也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自我。

当我们身体中来自自我的这部分,察觉到本我产生的冲动和欲望时,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想法,并试图阻止本我推进这些冲动。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平复心情,减少内心深处的冲突感和焦虑情绪。

但这种负面情绪并不会立刻消失,它往往会以其他形式得到宣泄。其中替代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发泄思维。

简单来说,我们在其他人面前受了委屈,就会萌生出想要报复对方或是宣泄心中不满的想法。但是碍于我们与对方之间的社会地位或人际关系,这个想法在短期内无法实施或是永远不能实现。

这种思想与现实的冲突,就会让我们觉得更加焦虑,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这种负面情绪并不能在内心深处储藏太久,它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常常会带着情绪和其他人交往。

比如,一个父亲在工作的时候受到了客人的指责和领导的责骂,他的内心充满愤怒与不快,却又无法直接向这些人表达。恰好这时回到家里,他看到孩子正在玩游戏,没有按照自己的构想生活,此时孩子就为他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孩子对于父亲来说是弱势群体,父亲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心中的不快释放到不敢反抗自己的孩子身上。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那些对家里人态度不够友善的人,或许常常在外面遭受挫折。但这也不能成为他们伤害家人的借口,这种做法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这类人的欺软怕硬。

人格面具展现不同的人格

心理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被称为人格面具的理论。这个理由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人格,一个面具就是一个潜意识中存在的子人格,或是对我们某个人格的侧面反映。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情时,会挑选合适的人格进行展现。

比如,遇到朋友时,我们可以展现出自己直率开朗的一面,大家面对领导和老师时,我们只能表现毕恭毕敬。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可以说每一个面具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但在这个面具下展现出来的我们又并非是完全真实的自我。

那些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家人和陌生人的人,只不过是在面对陌生人时戴上了一层面具,用这个并不真实的人格维持自己的社会关系。

这种行为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至少可以保证我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和谐相处。

从情绪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对亲人和朋友来说并不公平。那怕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也需要经常沟通情感,遵循最基础的人际交往礼仪。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在说话做事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人是真的情商很低,他们在说话办事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考虑自己的感受。

哪怕是和家人朋友相处,他们也不会考虑对方的心情,并且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想要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恐怕只能在时间的帮助下,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很好?他们受困于两种心理 - 天天要闻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在和家人朋友相处时,多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

毕竟家人和朋友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愿意用心和我们相处的人。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 天天要闻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杂物间翻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日历,1998年9月12日被红笔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医院缴费单、中药药方,还有张皱巴巴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砸锅卖铁也要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 天天要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上周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同事们又开始打趣:"你妈是不是开快递公司的?"我笑着拆开牛皮纸,二十包真空包装的槐花蜜滚落出来,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新蜜,记得每天冲一杯。"这是母亲今年寄来的第18个包裹,而从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这样的包裹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 天天要闻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凌晨三点零七分,急诊室的荧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我攥着缴费单的手指冰凉。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咳嗽声,转头看见父亲弓着背蜷缩在塑料椅上,母亲正用掌心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哄着小时候发烧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闻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家具时,我突然明白——在她眼里,离过婚的我,连套新家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网友的婚房经历引发热议:她曾有过失败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却因“二婚”标签遭准婆婆嫌弃,不仅被安排二手房当婚房,屋内更是堆满不知从哪淘来的二手货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 天天要闻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1986年,汪英和刘青两人结婚。汪英漂亮,刘青高大英俊潇洒,人人都说,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对。酒席整整摆了30桌。酒席后回到家,汪英刘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点收回的红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 天天要闻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01绝大多数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一针见血地说,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让人既爱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绝对会各种抱怨。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日子还需要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