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可以分为“有效社交”与“无效社交”。
而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而联结的目的,在于为彼此提供价值。
包括:情感联结,利益联结,价值交换。
什么是有效社交?
你正在经营的关系,是双赢的状态,能够从对方身上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什么是无效社交?
这段关系不仅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利益,反而在一直消耗你。
-01
关于有效社交,你需要知道的事
1、提供情绪价值
“跟他在一起,我很快乐”
“跟他们做朋友,让我有安全感,能够放松地做自己”
这就是情绪价值,是你跟对方相处时在对方身上获取到的价值。
情绪价值,也是我们与对方“情感上的联结”。
都很享受当下的状态,无关利益,仅仅是跟对方在一起很舒服。
这样的社交关系,很短暂,但带给你的快乐与舒适感却是永恒。
2、提供物质满足
人在不同的圈子里,已经被“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比如:
相亲市场中,按照一个人的学历,工作,收入,身高长相等划分等级。
分为极品,上等,中等,下等四类。
在社交中也是如此。
你自身的价值,优势,你的能力,都是对方考量你的标准。
你想要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首先你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总有人说“人脉”很重要。
实际上,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人脉就是个伪命题。
你什么都没有,啥也不是,别人凭什么要帮你?
3、有效社交,一定是人格平等的社交
你与对方的关系,并不存在“仰视和俯视”而是平视着对方。
从价值交换的角度讲:
只有两个人旗鼓相当,能力相当,价值相差不多,这个时候才能以真正平等的姿态相处。
而从社交心理的角度分析:
只有平等的关系,才能够稳定地走下去。
比如双向的付出,恰当的共情能力。
如果这段关系里,依旧只有你在付出,用不了多久你也会“心理不平衡”。
-02
关于无效社交,你要知道的事
1、无效社交是“批量生产”的关系
如同流水线的工作一般,没有感情,没有起伏,只是应付式地跟对方维持着表面的关系。
比如:
一个人从事销售工作,卖房子。
他不去市区寻找精准客户,反而跑到农村的乡间小道上寻找客户,这就是“批量生产”出来的无效客户,也就是无效社交。
反过来,如果他精准地分析附近哪一个小区的人最有钱,工作分布最密集,收入状况,本地与外来人口的统计数据。
那么他再次去寻找目标客户的成功性也就更高。
这样的社交,就属于有效社交。
区别在于:
无效社交是批量生产的,但对你没有任何帮助的。
有效社交同样是批量生产,但能在你付出之后很快见到成绩。
这些,都属于“功利社交”。
2、无效社交,带给你的感受很“糟糕”
有些人,即使你们一句话不说,你也不会感觉到尴尬;也有一些人,虽然跟你相处时间很短暂,但你打心里讨厌他。
无效社交,是跟对方相处时,让你感觉到深深的压抑,让你产生负面情绪或焦虑感。
比如:
杠精:处处看你不顺眼,每句话都要跟你抬杠。
嫉妒者:见不得你过得好,明着暗里都要阻碍你的步伐。
内耗者:跟他们在一起,让你平淡的心也开始了内耗;而过度的内耗,最终都变成了焦虑。
在无效社交中,你感觉不到快乐,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不确定性,焦虑感,最终让你忍不住想要逃离。
实际上,多数人正在经历着的,就是“无效社交”。
尽管过得不开心,但又没有勇气逃离;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勉强自己去迎合。
-03
如何寻找“有效社交”?
1、目标决定你的社交
比如:
你想要转行,在转行之前,你就想认识这个行业的一些大佬。
你得往这个圈子凑,足够了解这个行业,多参加一些行业的聚会,你才有机会遇到。
你想要在今年脱单,那你不能每天宅在家里,就得经常混一些车友会,相亲局,朋友组织的饭局。
这就是以目标决定社交。
有效社交,建立在一个人的提前规划与目标统筹之中。
2、结果吸引社交
同样的,你想要转行,想要认识行业里的大佬。
那么你可以从结果入手。
先去做,不要管什么时候能认识那些大佬们。
你只要能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混到头部,你就是他们眼中“可以结交的人脉”。
这就是以结果去决定社交。
最好的结果,就是你最大的优势。
3、自我价值,是建立社交的基础
比如在海洋中,与鲨鱼共存共生的“向导鱼”。
一只体长不过几十公分的向导鱼,是如何跟体型硕大的鲨鱼成为“共存关系”的?
向导鱼跟鲨鱼之间的关系,就是“价值互换”。
向导鱼能够帮助鲨鱼清理口腔中的残渣或寄生虫,这大大减轻了鲨鱼捕食后痛苦的现象。
而鲨鱼又能为向导鱼提供“安全感”。
什么是狐假虎威?向导鱼跟鲨鱼的关系,就是狐假虎威。
一个想要安全感,一个想要口腔的清洁工。
这样的关系,正是社交关系的本质。
你得先有价值,才能吸引到别人。
你的价值,又决定了你在社交中的主动权。
今日话题:
你觉得,有效社交与无效社交的区别在哪里?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