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2022年07月05日01:11:33 情感 1781


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 天天要闻

01

陈阿姨知道,儿媳孙女一直与她不亲,以为是嫌弃她是从小地方来的,殊不知不是这样。

陈阿姨和老伴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送他上大学,毕业后分在市里工作,然后结婚、生女,前几年还买了套100多平米的商品房,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陈阿姨很自豪。

当年媳妇生孩子时,按当地风俗,坐月子要在婆家。

媳妇家在市里,父母还在上班,而陈阿姨是家庭妇女,有的是时间,但她考虑媳妇是大城市的人,回县城去坐月子委屈了,于是她一个人来到市里,在儿子家照顾媳妇坐月子、照看孙女。

半年后,儿子请好保姆,她才放心回老家。

老伴一个人在老家,时间久了,她不放心。

一晃眼,小孙女在保姆和陈阿姨的轮流照顾下,长大了。

儿子媳妇工作顺利,尤其是儿子,勤奋努力,下派到基层去锻炼了2年后,回来不久,就提为科级干部。

小两口和两亲家都很高兴,又过了几年,儿子按揭买了商品房,高高兴兴搬进新家,陈阿姨知道后,逢人就夸儿子能干。

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 天天要闻

02

又过了几年,老伴退休,孝顺的儿子接陈阿姨两口子到市里去生活,住在单位分的福利房里。

福利房与儿子商品房很近,走路也就20分钟。

按陈阿姨的想法,她来后,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些家务,由她来做。

儿子家隔得近,一家人的吃饭就在她这边解决,每周她再到儿子家去打扫一次卫生,儿子媳妇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孙女上高中学习正紧张。

刚开始,儿子一家吃饭确实在她这边。能天天见到他们,老两口很高兴,以为生活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了。

慢慢地,媳妇不怎么来吃饭了,说是单位有伙食团,在单位吃,方便。

接着,孙女也以学习紧张为由,不怎么来吃饭了。

好在儿子继续天天来吃饭,没有变化,陈阿姨还是很高兴,几次想问母女俩是不是吃不惯她做的菜?又怕是自己想多了,没问出来。

其实,媳妇孙女不再来,是因为陈阿姨那张爱唠叨的嘴。

每次他们过来,她叭叭叭说过不停,今天说菜又涨价了,白菜都要2块钱一斤;明天说老家侄儿媳妇生了小孩,又要花1000块钱去赶礼;后天是楼下谁家的媳妇赌气回了娘家,把孙子丢给婆婆带……

说得高兴的陈阿姨,丝毫没有注意到大家的反应:一片沉默。

对此,老伴儿子习以为常,不让她说,会憋死她,但媳妇、孙女呢?

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 天天要闻

03

老伴懂电器维修,到市里住下不久,经常到楼下电器维修铺去吹牛,老板见他是内行、懂维修,于是请他坐阵店里,赚一份额外的养老钱。

住在儿子分的房子里,老伴儿又找到了赚钱的活儿,天天还能见到儿子,陈阿姨的高兴劲儿,空前高涨。

在家叭叭叭,在外呱呱呱,该说不该说的都往外说,有嫉妒者把她的话到处传,不久,就传到了住在其它区的亲家母耳里。

亲家母把女儿喊回家,把听到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了女儿,叫她回去提醒陈阿姨,不要什么都往外说。

媳妇回家后,告诉了丈夫,说她不好去说。

儿子回去问母亲,陈阿姨不承认说了那些话,还破口大骂街上那些人在乱说,嫉妒她有个好老伴、当官的儿子,嫉妒她过得好。

儿子见状,只好再三叮嘱,像老伴每月挣多少钱,拿到后一分不留都交给她;像儿子出差到哪里,又给她买了什么东西;像媳妇好久才去看她一次,过年她又给了孙女多少压岁钱这些事,千万不要到外面去说。

陈阿姨问儿子是从哪里听来这些的?儿子没说消息来源,一个劲儿地叮嘱她注意,祸从口出。

陈阿姨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她猜测是媳妇打听回来的,还让儿子来说她。

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 天天要闻

04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拔不出来,还会不断长大。

媳妇不来吃饭,肯定是对她不满;孙女不来吃饭,一定是媳妇教唆的,想让孙女与自己不亲……

儿子家的卫生,陈阿姨没有那么尽心了,照样去打扫,但有时两三周才去一次。

老伴问她怎么不每周去了,她要么说自己忙,忘记了;要么说身体不舒服,不想动。

知妻莫如夫,老伴叹气说:“你就作嘛,好好的家,和和气气的,有那点不好?”

“什么?作,老头子你没良心,我每天辛辛苦苦伺候你,你不维护我就算了,还说我作,我给你没完。”陈阿姨嚎道;

“好好好,你对,你有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老伴惹不起,躲得起。

这样又过了两个月,儿子给陈阿姨说,他们办了家政公司的年包卡,以后打扫卫生就不辛苦她了,让她保重身体。

这本是件好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解脱老人,何乐而不为?

但陈阿姨想的则是儿子他们宁愿花钱,也不让自己打扫,肯定是嫌她打扫得不干净。

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 天天要闻

05

很快,孙女考上大学,出去上学了。

儿子又调了单位,升任副局长,这让郁闷了几年的陈阿姨又扬眉吐气了起来。

在两亲家和小两口庆祝升职饭桌上,她又将“口才”发挥到了极致,其他人一句话也插不上,后来还是儿子直接叫她别说了,她才住嘴。

此时,亲家两口子已经退休。

家政公司派人到女儿家打扫卫生时,需要有人在家守着,亲家两口子便去守着;亲家公还买来银杏、桂花、三角梅蔷薇等树苗,把女儿家屋顶花园打造的错落有致,花开时节,满园花香。

儿子越来越忙,经常出差、在外应酬,也不到陈阿姨家吃饭了,彻底只剩老两口了。

每当听说亲家两口子又出去旅游了,陈阿姨就羡慕不已,但她舍不得外出。外出,老头子收入就会减少。

有时到儿子家去,看见亲家两口子与儿子媳妇交谈甚欢,她心里不舒服,儿子媳妇从没有这样与自己摆过龙门阵啊!

过年,儿子一家轮流到两边与老人团年,陈阿姨坚持大年三十要在她家,还必须每年都在。

亲家没有与她计较,近20年了,每年大年三十,儿子一家都是在陈阿姨家团年的。

她就这样输给了亲家(微小说) - 天天要闻

06

当儿子媳妇带着亲家两口子到丽江旅游的消息传来,陈阿姨懵了,真想大哭一场。

她想不通,自己带大的儿子、孙女,怎么就与自己不亲呢?

对媳妇,自己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怎么就换不来媳妇的真心呢?

自己说的话,儿子在听,但执行的少,拖化的多,唉!

儿子家的事,自己插不上手,几乎都是亲家那边在参与,为什么啊?

从儿子一家淡出来家吃饭后,陈阿姨就觉得儿子与自己渐行渐远。

孙女生日、考上大学、参加工作,陈阿姨会几百、几千、几万地给钱给孙女,但孙女客客气气的态度,让陈阿姨怎么也亲近不了。

本以为把儿子养大了,工作了,成家了,当官了,有孙女了,自己就轻松了,快活了,哪知不是,越使劲,越糟糕,反而让亲家捡了便宜。

与亲家相比,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到底输在了哪里?


(特别声明: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作揖][作揖][作揖]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男人只和你谈恋爱,却不肯为你花钱,代表什么,你一定要看 - 天天要闻

男人只和你谈恋爱,却不肯为你花钱,代表什么,你一定要看

在恋爱关系中,金钱问题往往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些女性可能会发现,尽管她们的伴侣在情感上投入,但在经济上却显得十分吝啬。这种情况可能引发各种疑问和不安。本文将探讨当一个男人只愿意和你谈恋爱却不愿意为你花钱时,可能代表的几种情况。1.
老婆有外遇的十大表现 - 天天要闻

老婆有外遇的十大表现

怀疑伴侣有外遇是一个非常敏感和痛苦的问题。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来判断,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可能暗示你的妻子有外遇。请注意,这些迹象并非绝对证据,只是潜在的警示信号。1.
坚如磐石的感情,为何难敌异地恋的考验? - 天天要闻

坚如磐石的感情,为何难敌异地恋的考验?

在爱情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期待着与伴侣携手共度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但现实往往不如人愿。当两个人因为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分隔两地,坚如磐石的感情似乎也变得脆弱不堪,难以抵挡异地恋的考验。那么,为何如此坚固的感情会在异地恋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呢?
许下相伴到老,约定余生永相随,爱就是一辈子的情事 - 天天要闻

许下相伴到老,约定余生永相随,爱就是一辈子的情事

遇见对的人,便心生欢喜,匆匆忙忙而来的爱让人猝不及防,未加思索就接受了一份情,却成了心上挥之不去的羁绊!许下相伴到老,约定余生永相随,不管是不是守在一起,心头上的爱都是一如既往,真挚的爱,不是阳光却很温暖,不是蜜糖却很甜蜜!
“旧账翻得好,婚姻没烦恼”:聪明女人吵架,都会用这招 - 天天要闻

“旧账翻得好,婚姻没烦恼”:聪明女人吵架,都会用这招

在庄国栋与父母的餐桌上,一场离婚风暴正悄然上演。这是最近爆火的《玫瑰的故事》中最为揪心的一幕。此次庄妈从海外打拼归来,目的就是要把婚离了。庄爸虽是读书人,但挣的钱不多。庄妈看不起庄爸的平庸无能,小男友一任换了一任。果然,一上菜,几年前的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