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伴侣:以爱之名,放纵自己的控制欲

2022年07月01日12:25:02 情感 1756

焦虑型依恋人格的特征就是,越爱越怕被抛弃。

明明很喜欢对方,可偏偏总是弄巧成拙。

他们很粘人,控制欲很强,但仅仅是为了获得安全感。

一旦觉得事与愿违,就会变现出冷漠的样子,但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其实啊,每个焦虑型依恋人格的人,都要相信自己,你是值得被爱的。

最可怕的伴侣:以爱之名,放纵自己的控制欲 - 天天要闻

焦虑型依恋人格特点

1.你容易产生强烈的亲密意感,同时也担心别人会抛弃自己。

2.你会有些粘人,但同时也容易对别人产生排斥心理。

3.你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这段关系里,兴奋和恐惧时常都在。

4.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会感到非常兴奋。

5.当你开始担心自己被抛弃、拒绝时,恐惧就出现了。

6.爱情生活和友谊,对你来说就是一场情感过山车。

7.你的生活在危机和戏剧里不断切换。

最可怕的伴侣:以爱之名,放纵自己的控制欲 - 天天要闻

8.你喜欢关注和理想化他人,而不是关注自己和自己的行为。

9.你更多的是关心别人在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过得好不好。

10.你会非常关心别人和你相处的感受,态度,评价。

11.在你童年的时候,你的生活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12.你有一个忽冷忽热的家人,你无法预测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13.你的家人可能前一分钟还深爱你,下一秒就无端开始责备,嘲笑你。

14.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你会密切关注他们的行为。

15.即便你不开心,也不会关心自己,反而在意别人的感受或想法。

最可怕的伴侣:以爱之名,放纵自己的控制欲 - 天天要闻

焦虑型依恋人格的自我救赎

1.你要知道你与自己的关系,才是这一生最长且真正存在的关系。

2.你与别人相处的基础,是你能与自己和谐共处。

3.你见证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每一个想法、梦想、感觉、想法和行动。

4.你特有的人生经历,会让你比普通人更酷,所以接纳它们吧。

5.多交朋友,友谊和人际关系可以让你感受到支持和被爱。

6.与自己建立富有同情心、充满爱的联系,享受与自己相处的时光。

最可怕的伴侣:以爱之名,放纵自己的控制欲 - 天天要闻

7.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

8.恋人、家人、朋友的感受和态度固然重要,但你也要有爱自己的能力。

9.与别人相处融洽的关键,是相信自己并看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

10.要学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生活的看法。

11.练习慈悲冥想,可以帮助你一点点关注自己。

最可怕的伴侣:以爱之名,放纵自己的控制欲 - 天天要闻

图来源于小睡眠APP

最后,想跟焦虑型依恋人格的小伙伴说,放纵控制欲并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

如果因为缺乏安全感就拼命管制另一半,往伴侣心里扎刀,这段感情只会变得伤痕累累。

把目光放宽一点,不要只聚焦于伴侣身上,你有你的世界,你的朋友。

就像亦舒所说,“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53岁,为了老了有个依靠我再婚了,现在只有后悔 - 天天要闻

我53岁,为了老了有个依靠我再婚了,现在只有后悔

我53岁,为了老了有个依靠我再婚了,现在只有后悔我叫李秀莲,今年53岁。我的人生,就像是一条曲折的小溪,有过清澈的欢笑,也有过泥沙俱下的悲伤。我曾经以为,再婚会是我晚年生活的依靠,却没想到,这依靠竟成了我无尽的懊悔之源。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
我54岁,突然发现,生活富裕不显老的女人,都有四个特长,很准 - 天天要闻

我54岁,突然发现,生活富裕不显老的女人,都有四个特长,很准

我退休后这份工作,让我接触到以前接触不到的人,自从环境变了之后,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凡是过了五十岁,生活富裕不显老的女人,都有四个特质。大家品鉴。内核强大。我最近学到了一个词语,就是自觉矜贵。只有内核强大的人才会做到。内核强大的女人,不
无缘夫妻,也会爱你一辈子 - 天天要闻

无缘夫妻,也会爱你一辈子

爱是牵挂,爱是在意,爱是想念,爱是期盼,在我心里,全是对你的爱意,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你。你是我最爱的人,无缘夫妻,也会爱你一辈子,我承认,我抗拒不了对你的情深,抑制不住对你的思念,对你的一份爱,会在我心里缠绕一生。这世间的情缘
因为穷你做过什么卑微又难忘的事?网友:初吻明码标价26元 - 天天要闻

因为穷你做过什么卑微又难忘的事?网友:初吻明码标价26元

头条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达西文”专注分享各类趣事观点,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在这里祝大家人生如意,事业有成,工作顺心,生活开心,好事连连!都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贫穷”这两个看着不起眼的字,却能形成让大多数人摆脱不了的困境。
因果报因:好人不一定长寿,坏人也不一定短命 - 天天要闻

因果报因:好人不一定长寿,坏人也不一定短命

经常有人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我觉得这句话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果你不信,我给大家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老家有一个男人,现在有70多岁了,年轻时脾气暴躁,对自己的父母非打即骂,对自己的亲弟弟更不用说了,有几次把弟弟打的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