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思维: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事实?想法就是想法,想法不是事实

2022年07月01日06:46:28 情感 1178

读到“北大系列讲座”一篇文章,作者认为中西方哲学属于两种论证方式。

具体说,西方哲学重视“认知思维”,对于世界本源问题穷追不舍,比如苏格拉底名言“认知我自己”,而中国哲学重视的是“实践思维”,关注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如老子说“道法自然”,儒家说“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说法很有趣,放在一起看,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践”,还可以认为“认知行为疗法”也契合这个看法,认知和行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联系“知行合一”说法。

这其中,认知起到“发动机”作用,如何认识“认知”就是大问题,是关键问题,是本质问题,认识合理就是事半功倍,认识不合理就是南辕北辙。

举个例子。

有人说起某个人,愤愤不平,“这人本性有问题”,一副不共戴天的负性情绪,假如是和我们交流,该如何应对呢?

使用完全分类技术。一般关系的人,一笑而过,不回应,不争论,不建议,因为人家说出看法不是征求我们意见的,闭嘴最合适,千万别反驳与之争论,否则就是两个傻子吵架。

熟人关系的话,如果说这个就是发泄情绪,无关紧要,也可以不置可否,甚至顺着说也可以。

认知思维: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事实?想法就是想法,想法不是事实 - 天天要闻

最后一个情况,亲人朋友之间,涉及第三方事情处理,不给出建议不合适,可以引导式提问,提醒对方,目的是为了意识扩大化思考,“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事实呢?”

不要小瞧这句话,很多人由于认知不合理,固执己见,把自己想法当成了事实,根本区分不出来,也就是所谓“认死理”,这时候提醒对方一下,会促使领悟自己想法是否合理。

因此,很重要的认知思维,就是牢记“想法就是想法,想法不是事实”,这也是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区别,自然科学针对的是事实,是客观,而人文学科针对的是想法,是思维。

再看一个现象,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个案咨询,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好的问题有助于推进咨询进行,可以说咨询就是提问的过程,“会提问会咨询”,这也是需要提高的难点。

为何提问如此重要?再重复上面看法,咨询属于人文知识范畴,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这是想法和事实的区别。

按照认知模式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出在不合理认知上,也就是想法在捣乱,人的想法有无数种,不同的想法产生不同反应,为此换着方式提问,就是试图引导求助者接受想法不是事实,不要固执己见,要努力打开新视角,促进合理认知重建。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边少不了一些亲朋好友,也会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过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有时候还会约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畅聊心事,甚至还会相互串串门......更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门做客,也是有讲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 天天要闻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雪花把树枝压垮前,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积雪的堆积,每一片雪都不无辜。我们总以为一段感情结束,是突然间的事,回过头来去看,才发现原来,一切早有预兆。女人若是还愿意对你吵,和你闹,说明她心里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闻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爱情里面,背叛是最让人心痛的,比不爱还痛苦。不爱了,直截了当说清楚,选择分开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锅香喷喷的热汤,落进了虫子一般恶心,让人作呕。一旦,一个人的心发生了偏移,那么这段关系就已经从里面腐烂了,没必要再继续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 天天要闻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你如果事情找她,她还是会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她都会帮。光是女人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她的心里面还是有你。而且你们分开以后,她一直没有开始新的恋情。就连你送给她的东西,你们的聊天记录,她都会保留。不愿意开始新的生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 天天要闻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离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离婚后,很多女人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需要再次寻找新的伴侣?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独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 天天要闻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是积累与沉淀的见证,也是收获与感悟的开始。当我们步入中年,回望来时的路,也许会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那么,在众多的期望与追求中,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得上是人生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