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赵立军,他的妻子已经离开他五年了,在这好几年的时间里,他也活得不是很辛苦,他跟他的妻子仅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嫁到了本市的另外一个县城,他也算安心了,因为他最紧张的就是他的女儿的婚事。
他以前就想找个对象,可是怕会影响到女儿的前途和心情,所以一直搁置,等到女儿上了大学之后,他才考虑再婚的。
他的女儿在大学谈了个男朋友,一出社会就结婚了,赵先生觉得,妻子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他是个很努力的男人,没有学历,能力也非常平庸,但是多年打拼,存了很多钱,所以盖起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
他的女儿跟女婿关系挺好的,女婿是修车的,虽然一天到晚干的乌黑邋遢的,可是女婿幻想着将来某一天自己可以做老板。
女婿是在小街镇上修车的,由于收费公道,做事用心,所以很受欢迎,一年的收入20万是可以的,所以赵先生觉得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样一个还算能干的男人,是可以了,他内心非常欣慰。
女婿的名字叫陈东升,是高中毕业生,也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人,因为家境贫寒才没有上大学的。
陈东升结婚后,经常跟岳父赵大爷相处,而他自己是由单身母亲养大的,他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他一直将母亲的辛苦看在眼里,就想着母亲能够晚年幸福。
他知道他母亲一直都想找个对象,只是怕他不允许所以才一直没有去找男人,他知道这一切,所以有一次他问过他母亲,跟他母亲说:“妈,你如果觉得孤单,就去相个亲吧,单身这么多年了,也够苦的。”
她母亲就说好的,于是就去了一趟相亲场所,可是没有相到亲,因为她其貌不扬,虽然品德不错,可是一直无人问津,因为一般的男人首先是看重外在美。
有一天,陈东升就跟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赵大爷的女儿说:“我妈单身很多年了,到现在都是孤独一人,我看她平时一个人活得挺郁闷的,我无法讨她开心,不知道怎么办。”
妻子赵女士立刻想到了她父亲赵立军,她说:“我父亲也是单身多年,不如我们撮合他们俩吧?”
陈东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跟妻子想尽方法将两位老人撮合在一起。
有一次,陈东升跟妻子摆了一桌菜,叫上母亲和岳父同坐一桌,然后两个人想办法聊上两个老人都喜欢聊的话题,私底下,两个人都说对方的好话,陈东升跟母亲说岳父对她有好感,妻子对岳父说,亲家母对父亲有好感,就这样,一来二去,这二老信以为真,本来孤单的想法经过两个年轻人一撮合,立刻脸皮厚了起来,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岳父和母亲都会展现最好的一面给对方看,这对年轻夫妻都笑逐颜开。
岳父赵大爷,一开始并不同意,因为他怕街坊邻居笑话,因为两个亲家结合本身就是比较奇怪的,但是过年的时候,女儿大力劝说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亲家母,因为女儿说,有很多娶亲家母这样的例子,这样撮合根本不会闹笑话。
于是,在女儿和女婿的劝说下,赵大爷终于同意了和亲家母试试看。
每次吃饭菜的时候,赵大爷都对亲家母嘘寒问暖,过年过节两个人居住在一起,然后年轻小夫妻会偶尔说一些撮合两个人的好话,两个老人便渐生情愫。
有一次,女儿说让两个老人搭伙过日子,那个时候两个老人脸都红了,笑得很羞怯,女儿和女婿却笑得很甜蜜。
有时候女婿会说亲家母那边有事帮忙,每次赵大爷二话不说便立刻前去,态度非常积极,有时候是搬煤气罐,有时候是擦油烟机。而有时候女儿也会叫亲家母过来,说自己这边有忙要帮,比如拨花生摘玉米等等,反正总之,年轻小夫妻使了很多招数,最终使得两位老人日久生情。
后面,不用年轻夫妻教唆,两位老人主动搭伙过日子住在了一起。
有一次,亲家母扭到脚了,赵大爷二话不说,背起亲家母就往医院跑,后面还为她洗脚更衣,在医院里面无微不至地照顾亲家母。
出院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十指交缠了。
之后,两个人结了婚,结婚之后,赵大爷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面无表情变成了满面春风了。
他原本不爱打扮,看起来比较老,可是结婚后,他非常注重自身形象,怕给亲家母丢脸,每次都是穿西装打领带,穿黑皮鞋白袜子。
以前他会跟女儿闹口角,可是后面没有了,他的心态好了很多。一直内向而不苟言笑的他,开朗了许多。
赵大爷的一个朋友看到他生活无比滋润幸福,由于他也是单身,也追求了丧偶的亲家母,没想到通过穷住不舍,最后朋友也跟亲家母在一起了,这真是村里的喜事和怪事。
由于心态好了,赵大爷更加积极卖力,现在赵大爷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跟亲家母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
他开了一个百货商店,生意也越做越大,现在收了两个员工替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