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2021年10月12日23:56:08 情感 1106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婆媳是天敌”,这话一点都没错!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电视剧桥段中看到这样的情景:

婆婆和媳妇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整天干架,而老公呢,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正如前几年播出的非常大火的《双面胶》这部剧,就活生生地再现了这样的场景。

这部剧演出了婆婆,媳妇,老公三个人之间很复杂的矛盾关系和情感纠葛,看完,不禁让人感同身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情节每天都在上演。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1

朋友丽珍是一名很朴实的姑娘,她嫁到浙江省的一个小村庄里,老公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村人,公婆家里种着三十几亩地,全家常年靠种地为生。

刚嫁过来时,丽珍的内心有太多的不甘心,因为她娘家是城里人,虽然家庭条件也不算是很富裕吧,但是最起码在县城里有自己的房子,起码这样,在农村人面前,她就有了太多的优越感。

想当初,如果不是和老公一见钟情,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我想:丽珍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城里姑娘肯定不会嫁到穷乡僻壤的农村的。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2

刚结婚那年,公婆一家对丽珍真的是疼爱有加,特别是老公,把她宠成了小公主,简直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要她有什么需求,老公都会尽心尽力地去满足。

没多久,她就怀孕了,本来是打算结完婚就去上班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小宝宝,为了能养好胎,只好把工作的事情放在一边了。

没想到,这一休息,就是两年半的时间,怀孕一年,给孩子喂奶、哺育孩子一年半,等孩子一岁半断了母乳时,丽珍实在在家呆不住了,就跟公婆提出要出去上班。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3

没想到,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婆婆的强烈反对,她说:

“孩子这幺小,你放心出去吗?出去能挣几个钱啊?不要到时候钱没挣着,孩子也没照顾好,整天头疼脑热的,那以后可有你麻烦的了!”

当时,丽珍也说得很理直气壮:

“妈,这不还有你吗?我相信,你那么疼爱小宝,肯定会把小宝照顾好的,我有啥不放心的呢?再说,我都在家呆了快三年了,快得抑郁症了,我出去不单单是为了挣钱,更想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4

可是婆婆还是不愿意,怕丽珍把孩子丢给她,她不好意思当面说,就让大姑姐说服丽珍。

那天,大姑姐借口请丽珍吃饭,实则是一场“鸿门宴”,吃饭途中,特意说起这事,说:“我听我妈说,你想出去工作?”丽珍点点头。

然后,大姑姐就给丽珍来了一番洗脑:

“出去工作干嘛啊?每天在家不好吗?老公每月按时上交钱,自己想睡在几点睡在几点,多舒服啊!我这辈子哪有你这福气?”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5

丽珍听了,心里很不舒服,立马反驳:

“姐,说实话,谁都不想出去上班,可是家里没钱啊,我们现在一家三口了,每天的消费高的很,做什么都要用钱,整天呆在家里,钱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大姑姐听出丽珍有情绪了,态度也缓和了许多,才一字一句说出了实话:

“我能理解你,的确,整天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主要是我妈身体也不好,不能帮你,到时,孩子哄不好不说,还把她累出一身毛病了,到时咱们不是还得花钱给她看病吗!何苦呢?”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6

丽珍听出来了,公婆全家人就是合着不想让她出去上班,怕她把孩子丢给老人。

想到这,她不禁有点伤心,悲从心来:自己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如果母亲能活到现在的话,肯定会二话不说,帮她照顾孩子的,再想想自己嫁给老公,本来就算是下嫁了,心里有太多的委屈,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婆家人却连这点忙都不帮。

无奈,丽珍就和老公商量着,搬到城里住,然后把小宝送到城里的早教机构,这样一折腾,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她的心里总算踏实了,因为她终于可以去上班了。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7

搬到城里后,老公找了一份开车的工作,开长途货车,几天回一次家,虽然很辛苦,但是每月的收入还不错,有七八千块钱。

而丽珍呢,在平安保险公司做销售,每天出去跑业务,她之所以找销售这份工作,一是觉得有挑战性,成一单能拿几千的提成;二是觉得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孩子。

就这样,他们两口子每天早出晚归,像永不停转的陀螺,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休息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们终于攒够了房子首付的钱,就在县城买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8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婆婆进城买东西时,顺便来过丽珍家几次。

但是每一次,都是吃完一顿午饭就走了,很少在他们家过夜。

而吃饭时在一起聊天时,也从来不问丽珍的工作怎么样,上班能不能兼顾孩子,只是说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不易,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之类的。

此时,丽珍彻底对婆婆失望了,也许是被生活所迫,她觉得,婆婆早已从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每次想起婆婆不给带孩子这事,丽珍的内心还是有太多的难受和纠结,“或许她有自己的不易和理由吧!”,她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灵。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09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转眼,十年过去了,丽珍一直坚持在保险公司干了十几年,从一名小小的业务员做到公司部门的总经理,随着客户的累积,收入也比之前翻了几十倍。

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表现,总部把她派到北京工作,并给她们全家分了一套二百平米的花园洋房,这样,丽珍就带着老公、孩子来到了北京定居。

他们终于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一路打拼,走到了一个人生的顶峰。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10

就在他们定居北京的第二年,忽然有一天,她意外接到了婆婆的电话。

此时,公公去世已经半年了,婆婆整天以泪洗面,也许她一个人感觉到孤独和心酸了吧!

只见婆婆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跟她道歉:

“丽珍,是妈对不起你,以前是妈太自私了,怕照顾小宝耽误我干农活,自从你爸去世后,我就把家里的地给承包出去了,现在妈妈有时间了,去北京帮你们哄孩子吧!"

只见丽珍淡定地回了一句:

“妈,小宝都已经12岁了,马上小学就要毕业了,不需要哄了吧!你可以来北京,我们给您养老!”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后记

“给婆婆养老”,这句话,丽珍说得不是气话,是她发自真心的话。

因为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对过去的恩怨,她早已放下了许多,她能理解婆婆当时的不易和身不由己,她的内心不再充满怨恨,而是满满的感恩。

正是由于婆婆当年的放手,才使她和老公不再依赖别人的力量,独自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也才使她明白了努力的意义,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到这,丽珍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下,她开心地笑了。


“媳妇,我去帮你带娃!”“不用,娃都12岁了,您过来养老吧!”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边少不了一些亲朋好友,也会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过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有时候还会约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畅聊心事,甚至还会相互串串门......更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门做客,也是有讲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 天天要闻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雪花把树枝压垮前,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积雪的堆积,每一片雪都不无辜。我们总以为一段感情结束,是突然间的事,回过头来去看,才发现原来,一切早有预兆。女人若是还愿意对你吵,和你闹,说明她心里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闻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爱情里面,背叛是最让人心痛的,比不爱还痛苦。不爱了,直截了当说清楚,选择分开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锅香喷喷的热汤,落进了虫子一般恶心,让人作呕。一旦,一个人的心发生了偏移,那么这段关系就已经从里面腐烂了,没必要再继续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 天天要闻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你如果事情找她,她还是会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她都会帮。光是女人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她的心里面还是有你。而且你们分开以后,她一直没有开始新的恋情。就连你送给她的东西,你们的聊天记录,她都会保留。不愿意开始新的生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 天天要闻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离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离婚后,很多女人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需要再次寻找新的伴侣?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独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 天天要闻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是积累与沉淀的见证,也是收获与感悟的开始。当我们步入中年,回望来时的路,也许会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那么,在众多的期望与追求中,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得上是人生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