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受欢迎的明智老人
最近小宇又和父母吵了一架,本来是很小的事,却闹得鸡飞狗跳,差点自杀。
小宇是个单亲妈妈,学历不高,工资也勉强顾住温饱,离婚后带着孩子住在娘家。
小宇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母小时候偏心,好吃的都会让姐姐和弟弟先吃,养成了小宇自卑的心理,再加上离婚,更没有人保护,她安全感极度缺失。
和父母住在一起,难免会有些不方便,特别是父母会把小宇糟心的一面,暴露给亲朋好友和姐姐弟弟,这让小宇很头疼。
小宇无数次告诫父母不要把她的私生活透漏给熟人,因为往往能伤害自己的都是了解自己的人,有时候知道一句话就会把人伤到体无完肤。
可是小宇的父母却不那么认为,她觉得小宇混的不好,都是她自己的问题,依然我行我素。
这一次,父母又把小宇工作和有关孩子上学班级的事,和亲戚说了,小宇见告诫无用,恼怒之下把家里的东西都摔碎了,准备一死了之。
敏感的孩子遭遇糊涂父母
很多家庭的矛盾,其实都来源于不会处理复杂关系的父母。
70、80年代的父母,思想上都比较单纯,他们过的生活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分配房子,一样的吃饭睡觉,没有太多的落差。
而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兄弟姐妹亲戚之间,贫富差距很明显,这些差距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不再依赖亲情,更多的是靠陌生人来立足。
虽说时代进步会产生代沟,但是依然有些老年人与时俱进,很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
人老心不老,学到老活到老
那些受年轻人的喜爱的老人,和让人嗤之以鼻的老年人,那么究竟差别在哪呢?
有三点,做好你也能和他们一样。
1.不打探隐私
宋大叔的女儿已经37岁了还没结婚,宋大叔提起女儿就头疼,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
杨叔和宋大叔是一个单位的战友,他一见到年轻小伙就问人家得年龄,婚姻状况,然后把宋大叔女儿大龄未婚的情况给对方讲一遍。
宋大叔女儿有一次无意间听别人提起自己的情况,很惊讶别人怎么会一清二楚,闹了半天才知道是杨叔散播的。
当下就气呼呼找杨叔理论:“自己管好自己”,从此后对杨叔怀恨在心,和杨叔碰面也不打招呼了。
而郭大叔就不一样,他从不去问有关宋大叔女儿的事,别人提起时,他还帮这说:“人家有人家自己的想法,这不是咱们管的事”,所以郭大叔的处事风格让人很放心。
其实,每个人都有隐私,而且不喜欢让别人知道。无论是婚姻、生活习惯、孩子学校班级、孩子的脾性、学习等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
现在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连分数排名都不公布了,这说明国民日益提升的个人素质,注重保护自尊心,心理发展和隐私已经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
如果还是一味地自以为是,只会使人生厌。
保护个人隐私
2.财产分配公平
刘大叔最近很烦恼,单位有两套房,他和老伴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本来小女儿过得很好,已经宣布放弃继承权,可过了一阵子儿又觉得不公平,哥哥姐姐一套,而自己什么都没有。
刘大叔对小女儿说:“没有你的份后”小女儿三年没有踏进家门半步。虽然分给大儿子一套,但是大儿子也没多感恩。最后闹得里外不是人。
刘大爷没有搞清楚的是,时代不同了,过去十几岁就能出去干活了,现在的人读个博士也不一定有好工作,房子变成了人生做大的财产。
所以,作为有房有孩子户,独生子女确实省心很多,只是在财产上很清爽,但是多字女的家庭,早晚就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
房子最难得一种分配
男女都一样的今天,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在没法分割的情况下,可以咨询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万不可独断专行。
3.有自己的爱好
王大爷喜欢唱戏,没事就去广场和戏友们切磋演唱技巧,没过多长时间,已经能有模有样的参加演出了。
孙大爷就不一样,没事喜欢东家长李家短,坐在小区门口和保安聊天,出去一个人他就唠叨半天,进来一个人他看人家买的提的是什么,后来渐渐得连保安都不爱搭理他,只能孤独的在大街上溜达。
人无癖不可交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有时间真的可以研究研究爱好,哪怕是种个花,遛个鸟,刷刷头条,看看抖音,收藏个古董,至少对自己的身心是有帮助的,没准什么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有自己的爱好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还有一点其实挺重要的,就是能不和子女一起住,就最好自己住,除非是不能自理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想法,无论自己的子女,或者别人的子女,都不要有任何的评价,只要做到这一点,都可以说是明智老人。
做明智老人,要与时俱进,不多管闲事,不探人隐私,欣赏每个人,有一项爱好,对子女要公平,即使偏爱其中的某一个,也要避开兄弟姐妹,多看书,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老年生活才能过得丰富而愉快。
情商高走到哪儿都是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