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2021年09月08日18:17:09 情感 1806

经过全天候的读书时代,我们进入的并不是生活,而是全天候的工作。入职不久便又进入了婚姻与育儿时期。

那应该是人生中最忙碌、最无暇自顾的二十年,工作占了自己白天绝大部分时间与思考内容,八小时之后的时间又给了孩子与家庭。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今天的晨光

当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去读大学后,往往会拥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虽会牵挂远方的孩子,但却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有机会暂时忘却掉自己的母亲身份后,才发现自己曾经也是有梦想的人。但是,工作依然会牵制自己太多的精力与时间。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今天的晨曦

而某一天,退休近在眼前时,会有恐慌,因为那意味着的,不仅仅是时间自由,还伴随着年老的到来;但更恐慌的是,工作了大半生之后,忽然发现,过去的几十年中,工作其实已深深地嵌入了自己生命与生活,不夸张地说,工作几乎是生活的全部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

所以,真正恐慌的,恐怕并不是所谓的年老(因为离真正的年老还远),而是不知道自己未来该怎样生活了。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透过竹林看见的晨

这便是许多人,忙碌没“事”,一闲下来反而有“事”了。这里的“事”,当然指身体出了问题。(您千万别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因为我曾经也是这样想的。)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虚实之间的晨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里这样写道: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支伟大的军队。人类在千万年和细菌病毒的对抗中,演化出一套复杂、精密的免疫系统。皮肤和黏膜是第一道防线,能隔绝大多数的危险。而一旦入侵到人体,免疫系统做出警报,病原体将会被数以万计的免疫细胞围追堵截。这些枕戈待旦、尽忠职守的细胞战士们,日夜守护在人体内,它们可能是世界上个头最小的一支军队,但它们面对的敌人,一点也不会因为个头小而更容易对付。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每天的清晨,走到这里等待晨光,成了我们最美好的期待。

这支“军队”几十年如一日地时刻“警惕”着,一旦松弛下来,时刻窥伺着“敌人”立马趁虚而入,打败我们的细胞,侵占我们的身体。于是,“事”来了。我许多年长朋友便开始了与“事”共存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因“事”而过早离开,不再需要生活。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虚与实的光影

被工作统治了几十年的人,许多东西早已固化,要从里走出来,走向何方呢?

退休半年多了。从最开始的兴奋渐渐消散后,会发现做一名自己管理时间的人并不容易,尤其朝八晚六了几十年之后的人。

在许多个自然醒,然后许多个夜不能眠之后,我终于痛下决心,早起晨练。

幸运的是,自己只独自晨练几日后,便有伙伴加入,并且队伍越来越大。临近开学,本担心他们因工作时间无法继续相伴,还好大家都因为难得约成伴与想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纷纷微调时间(比如走一半便返回),继续着我们的晨练。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秋季到来后,虽天亮的时间渐晚,但每一天的晨曦更绚烂多彩、每一日的森林公园更橙黄橘绿、层林渐染;因此,每一天的晨练成了我们共同的期待。

有了晨间的美好来开启的一天里,也便有了一整天里各种生活内容的进行。也渐渐地,明白了什么叫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自己所期望的。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微微曙色幽,光与晓烟浮。

恭喜自己开启了生活之门,恭喜自己寻找到了喜爱的生活方式,更恭喜自己学会了生活。

对了,想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忙啥而没时间更文发头条吗?

在学!认!字!

哈哈!重回全天候“读书”时代真好啊!

不用工作后,你还会生活吗? - 天天要闻

连续拍了几天的竹芽与晨露。太美!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