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宠坏的弟弟,该怎么办?

2021年08月17日21:50:06 情感 1481

被宠坏的弟弟,该怎么办? - 天天要闻

读者提问:将军你好,我今年24岁,我弟弟比我小2岁,现在两人都已经在外工作。我弟之前是断断续续地工作着,这两次工作都是我爸妈给他找的,算是逼着他上岗吧,不然他也不愿意去。

最近他说要辞职回家,其实回家找事情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结合之前他待在家里的状态,每天晚睡晚起,起来就是看手机,这样的状态我宁愿他不回,但家里人也拿他没办法。

我弟小时候就是被宠着长大的,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不自知,于是这么多年的宠使得他在生活上、心理上都很依赖家里,性格像个孩子一样。

他和我们交流时,如果我们说出来的话不符合他的预期,他便会发脾气。

比如我妈和他通电话让他好好吃饭不要总吃零食,他问蒸饺也不可以吗,可能是我妈没听见“蒸饺”两字,也可能是我妈习惯了说不可以。

听完我妈的话,他就开始闹脾气“哦原来蒸饺也不可以,好,那我扔了它了,反正它也是垃圾食品balabala”,期间我妈有试图解释,但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定要说完这些话。

我们试过软硬兼施的方式和他交流,但最后都是我们哄着他,这样的交流真的很累,一说不通就通过发脾气的方式逼我们退一步。面对这样的弟,我应该怎么做呢?

被宠坏的弟弟,该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将军答:

看了你举的那个例子,感觉你弟不像22岁的成年人,12岁的少年可能都比他成熟,身心都没“断奶”,家人又持续“供奶”,这才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你知道心理学家斯金纳是怎么消退小白鼠的某个行为吗?就是出现那个行为之后,不给予任何反馈,多次之后,那个行为就极少出现,或者不再出现了。

你弟发脾气这个行为也是一样的。

如果每次他发脾气的结果都会得到家人退一步,那“发脾气”就会不断不强化,他知道发脾气有用,那为什么有招儿不用呢?

反正不上班了回家有父母养着,不高兴了就有家人哄着,他不需要长大。

你提到了以前家人对于宠弟弟不自知,也提到了现在软硬兼施不奏效,但你们现在知道了,也部分尝试了,只不过最后还是“心太软”。

你们的心软本质上还是“宠”还是纵容,还是在维持和强化弟弟的不成熟。

先做到“心狠”吧,他不上班的话,那家里就不供着他,他晚睡晚起,吃饭就别带他的份儿,他什么时候意识到家里不会再持续不断地“供奶”,他自己就去找奶喝了。

但我要提醒一件事,如果父母做不到“心狠”,你也要保持清醒,你现在就有“小妈心态”。

你弟弟的事情由你爸妈管,以后管不管是你父母和你弟之间的事,你是他的姐姐,你能给弟弟的爱,是关怀支持和鼓励,不是供养和纵容,弟弟的人生不该由你来负责。

至少你别加入父母“心太软”的队伍里,你是他姐姐,但你也是你自己。#溺爱##心软##发脾气#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儿子,你跟儿媳搬出去住,房子留给你弟结婚用“房是她买的” - 天天要闻

儿子,你跟儿媳搬出去住,房子留给你弟结婚用“房是她买的”

某些人借“道德”之名推崇“敬老”,殊不知这不过是他们未遭遇“不敬老人”的境遇而发的空谈。他们口若悬河,若真让他们面对一个“不敬老人”的实例,体会一把被道德谴责的滋味,恐怕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不敬老人”是一种令人不齿的品行,足以使人判定
儿子,你们离婚吧,这个儿媳不如之前那个“妈,别再作妖” - 天天要闻

儿子,你们离婚吧,这个儿媳不如之前那个“妈,别再作妖”

不懂得“知足常乐”之真谛的人,不仅常怀忧虑,且往往因小失大,作出“舍本逐末”的决策。对于这些个体,自作自受固然是其应有之果,然而,若他们竟将永不满足的心态蔓延至他人,导致他人婚姻破裂或生活不幸,其行径则尤为令人愤慨。在家庭生活中,某些婆婆即
儿子,你媳妇欺人太甚,跟她离婚再娶吧“妈,这婚我离不起” - 天天要闻

儿子,你媳妇欺人太甚,跟她离婚再娶吧“妈,这婚我离不起”

婚姻这件大事,宛若鱼儿在水中游弋,感受自知的温度。一个人的婚姻是否美满,是否值得珍视,唯有自己心知肚明。你心中明了你的婚姻并无太大的波折,值得你去爱护,那么你就绝不该因外界的流言蜚语而轻易动摇婚姻的根基,因为最终的损失,只会是你自己。
丧偶后,如果你睡不好吃不好来看看这3段话 - 天天要闻

丧偶后,如果你睡不好吃不好来看看这3段话

(声明:本文为头条原创首发, 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用必追究侵权责任)丧偶后,别被不良情绪所困。事情压不垮人,但情绪会,失去爱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面对。丧偶后,如果你睡不好吃不好就来看看这3段话。尊重别人的命运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