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用短视频点亮思政课堂,激发育人新动能

近年来,潍坊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表达、青年化传播的新形式。学校坚持以“短视频+思政教育”融合创新为抓手,通过强化实践导向、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协同育人、推动成果展示等举措,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和育人成效,形成了具有潍院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思路。

聚焦实践教学,构建思政育人新样态

潍坊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将短视频实践教学嵌入思政课程教学全过程,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学校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探索引导学生以短视频为载体,围绕国家发展、青年使命、乡村振兴等现实议题开展选题策划和拍摄表达,推动学生在“拍、剪、演”中深度参与、深度思考,实现思政教育从“灌输式教学”向“生成式育人”转型。

2024年,学生作品《奔赴热爱,乐道和平》以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为实景教学基地,通过再现奥运冠军李爱锐在中国的经历,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时代主张,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该作品是学校推动“社会大课堂”融入教学改革的成果缩影,也是思政教育与本地文化资源融合育人的生动体现。

强化竞赛导向,探索短视频教学新路径

潍坊学院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高水平思政短视频赛事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和检验育人成效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系统构建“课程指导+社会实践+视频展示”的短视频教学实践路径,推动形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践与成果传播的有机联动。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理论指导与选题引导,鼓励学生结合身边素材自主创作;学生团队依托红色基地、地方文化、乡村振兴一线开展调研拍摄,提升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最终通过作品展示与竞赛选拔形成传播闭环。

2022年,学校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拍摄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青年大学生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成长经历,荣获“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二等奖;2021年学生作品《栗子花开》以传承“淌水崖精神”,讲述返乡创业故事为主线,获得全国三等奖。一系列参赛作品将青年视角与时代主题相融合,在国家级、省级平台上持续发声,展现了学校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为高校推进“大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有力参考。

拓展教学场域,丰富育人传播新空间

为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的空间边界,潍坊学院积极推进“场馆里的思政课”与短视频教学深度融合,将思政课程从“教室内”延伸至“社会中”。学校联合红色资源地,打造沉浸式教学场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2024年短视频作品《追光》即依托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实地拍摄,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主题,通过思政课程与纪念场馆内容结合,深入诠释“信仰之光”的时代价值。指导教师有效结合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内容,指导学生在实景教学中理解“理想信念”概念,形成从情感共鸣到价值认同的过程。这种“实地讲-视频创-思政悟”的路径,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深度与情感厚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展和育人价值拓展,推动思政教育在真实社会情境中入脑入心。

注重协同育人,激发团队建设新动能

潍坊学院始终坚持协同育人理念,在短视频教学中构建“教师引领、学生主体、资源共享”的教学机制。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专任教师、辅导员、媒体技术人员的协同作用,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推动短视频作品从选题、编剧到拍摄、后期剪辑的全过程指导。

近年来,师生团队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等赛事中屡获佳绩,教师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思政类专业赛事中获奖40余项。为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开展“短视频创作训练营”“课程思政微创营”等活动,提升学生策划表达、媒介素养、思想深度等多维能力。通过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思政课实现从“教学任务”向“思想共鸣”的升华,教学共同体与育人共同体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

完善机制保障,推动教学改革新突破

为推进短视频教学常态化、制度化,学校不断完善政策激励与资源配置体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经费支持短视频创作,建立完善投稿平台,推动优秀作品向课程考核、社会展示、宣传推广三位一体发展。学校注重将短视频创作与课程评价体系深度融合,在思政课程中灵活设置短视频制作实践项目,鼓励学生根据学习主题进行自主策划与实践表达。学院还定期举办思政短视频展映日、优秀作品交流会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形成课程引领、作品展示、榜样带动的良好生态。作品通过“潍院思政”“青春潍院”等校级新媒体矩阵进行推广传播,扩大教育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通过机制创新,思政短视频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和思政改革的突破口,构建起融理论性、实践性、传播力于一体的育人新模式。

短视频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表达方式,为“大思政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潍坊学院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短视频+思政课”的融合路径,推动思政教育从“有意思”向“有意义”转变,进一步打造高质量、高水平、高影响力的育人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生动育人实践。

新黄河客户端:李婉清

通讯员:刘峰

编辑: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