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汉阳的她在世界级大会发言

“智能时代, 每一份跨越星辰大海的力量,都在点亮孩子眼里的光。”5月15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厅举行,武汉市汉阳区二桥中学校长彭葆蓓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以《为孩子们点亮更加美好的未来》为题,在大会发言环节进行主题演讲。

办好未来学校,数智技术链接教育和世界

彭葆蓓说,二桥中学建设无边界学校,用数智技术让孩子身在校园就能“亲临”全世界。

学校搭建了数字孪生校园,构筑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数字空间三维平台。通过vr技术,学校部署虚拟实验平台,把“长江水质观测站”搬进校园,把课程搬进自然;学校搭建微型生态湿地馆,学生头戴vr设备,可以通过全息投影与专家实时连线,讨论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学校开发了沉浸式课程,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项目式学习的全过程运用,实现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交融、学科知识与课程体验叠加。

语文课堂上,运用数字ai技术复现《桃花源记》经典场景,学生佩戴vr眼镜即可“穿越”至武陵人的桃源;数学课堂上,几何难题通过ai动态建模分解为可视化步骤,系统还能根据学生操作轨迹生成“思维路径图”。

学校开设的“淡水资源”“低碳生活”等跨学科ai课程上,孩子们戴上vr、ar眼镜,就能看蝴蝶飞翔,与江豚对话,激活空间思维与情景感知,提升洞察世界的关键能力,夯实链接未来的核心素养。

促进教育公平数智技术链接城市与乡村

数智教育平等面向人人,是惠及所有师生的教育。彭葆蓓说,二桥中学作为汉阳区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深度应用的代表,深刻认识到,无论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人人都有公平获得教育的机会,都应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二桥中学通过“城乡教育联合体”这一新的组织形态,把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链接在一起,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学校与600公里外的恩施州来凤县实验中学携手,实现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生共进,跨越了维度约束、打破了空间屏障。

学校用数智技术,创新教学协同模式、建立实践共享平台、开展教师双向交流。在智慧课堂上,山里孩子第一次走进长江生态湿地馆,和二桥中学的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奥秘;在云端教室里,老师同上一堂课,共同建设高效课堂。

传承优秀文化数智技术链接历史与未来

数智教育延展人类文明,是传承精神力量的教育。彭葆蓓说,学校积极行动,通过数智赋能滋养心灵,让文化基因融入每一个孩子的血脉,把文明种子播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房。

二桥中学开办“生态文明云讲堂”,构建“中华经典”数字库,数智化生动展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孩子们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学校组建“非遗文化体验社”等20个社团,开发《湿地守护者》《ai非遗工坊》等项目化课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在steam项目《京剧新韵机器人》中,学生用图形化编程让机器人精准复现京剧身段,非遗传承人通过全息影像实时指导;“数字艺术工坊”通过ai算法分析学生情绪变化推荐创作主题,并从色彩搭配、创意维度等要素评估作品,生成多维能力图谱,让科技赋能情感表达。

彭葆蓓还特别指出,通过数智技术还可以推动全方位评价,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的特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个性化成长。通过数据平台,可以汇聚孩子们课堂互动、体质健康、社会实践等数据,全过程为每一名学生精准画像。

“数字教育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为纽带、以人文为根基的新型教育生态。”彭葆蓓介绍,目前,二桥中学已与国内外多个学校建立教育合作交流机制,进一步推动智慧教育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通讯员 黄璜 熊苹茜)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