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脊梁丨向杰:“钢铁裁缝”手艺高

向杰。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

荣誉档案

向杰,男,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焊接教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奋斗故事

5月6日,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焊接实训基地内,学生成群,焊光四射。

“将焊丝伸入坡口,均匀铺上焊剂,用手柄精准控制焊丝位置,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向杰带着学生,手把手教大家进行焊接实操训练。

从普通的电焊工,到焊接班长、铆焊组长,再到特聘焊工高级技师、焊接教师,向杰在“火花”中钻研了20多年。在他看来,“焊接是一门特殊工种,易学难精。”

2005年,高考落榜的向杰在工地边打工边学电焊。是做普通农民工,还是成为专业焊工?向杰第一次坚定地作出职业选择。

次年,他进入华菱涟钢建设焊工培训中心,系统学习焊工技术。3个月后,他成为涟钢的一名正式焊工。“在涟钢,我学习了更全面的焊接知识,接触到更丰富的焊接技术。”向杰说。

火花里的工艺,并不是一个轻松活。冬天,手冻得连焊把都握不住,向杰仍坚守在几十米高的锅炉上干活。夏天,管材施焊时温度高达200多摄氏度,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忍受电弧炙烤。

“我就想着,一定要把焊工技术,练成我以后的‘饭碗’。”凭借坚持和努力,向杰的焊接技能一步步提升,成长为领导、同事眼中“信得过焊工”“免检焊工”。

在别人焊接时,听其声音,就能判断焊接电流与电压是否匹配良好;看其焊缝,就能知道施焊者的用弧方式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向杰的技艺日益精湛,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裁缝”。

在涟钢等企业工作期间,向杰参与高炉、热风炉、炼钢转炉等重大检修项目40多项次,攻克了低合金高强钢、奥氏体马氏体不锈钢、铝合金紫铜铸铁等金属材料焊接难题30余项。

2015年,向杰受邀加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特聘为焊接高级技师,负责公司锌铝锅关键工艺设备炉箅子(简称PSE)的制作与修复工作。

“这套设备过去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焊接要求也非常高。”向杰和团队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潜心研究,花了一年多时间,成功完成“自主制作PSE件代替进口件”课题攻关,不仅为公司节省了高昂的进口设备费用,还通过技术优化提升了生产效率。之后,向杰总结、提炼出《PSE制作与修复技术指南》,为设备日常修复提供良好的操作规范与技术指导。

渐渐地,向杰意识到,焊接这一门技术,能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是技术就要有传承”。2021年,向杰从企业跳槽,作为“三高人才”被引进至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

从车间到讲堂,向杰的角色发生转变,初心却没有改变。帮助学生打磨技术、攀登技能高峰,成了他新的职业追求。

“学校刚开始连焊接专业都没有。”在向杰的争取与筹备下,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焊接实训场地、设备设施、学生培养方案等,一天天成型。

向杰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每年至少指导组织学生参赛3到4次。训练过程中,为了观察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他每次都要守在竞赛选手旁连续指导20至30天。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批青年工匠成长了起来,这是我现在工作的意义。”向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