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娃别这样!有点小权莫走偏

当个“小官”就飘了?警惕权力的小火苗!

昨晚和上初中的女儿聊起“值日班长”的事,她一脸认真地说:“老师让我记下不守纪律的同学名字。”

我听完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打小报告”吗?

我赶紧问她:“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她理直气壮:“老师要求的呀!”

我叹了口气:“老师让你管纪律,不是让你当‘间谍’。”

同时加重语气提醒:孩子,权力再小也是权力。哪怕只是管个纪律、记个名字,一旦用歪了,就会让人讨厌,甚至毁掉你的人缘和品格。


管纪律 ≠ 当“告密者”,别把同学关系搞砸了

有些孩子当上“值日班长”后,瞬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瞪大眼睛盯着谁在说话、谁在走神,恨不得把全班都记下来,好向老师邀功。

可你想过吗?

老师上课时,你光顾着“抓人”,自己还听不进去课,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同学被你记了名字,心里怎么想?以后谁还愿意跟你玩?

为了讨好老师得罪同学,值吗?

真正的管理,不是靠“告密”,而是靠威信和榜样。

如果你自己认真听讲、遵守纪律,别人自然会服你;如果你只会打小报告,哪怕老师夸你,同学也会鄙视你。


别让“讨好型人格”害了你

有的孩子觉得:“我记名字,老师就会喜欢我。” 可这种“讨好”换来的喜欢,既廉价又危险。

短期看,老师可能觉得你负责;

长期看,同学会疏远你,甚至集体排斥你。

长大后,这种“唯上不唯实”的思维,会让你在职场上变成“马屁精”,失去真正的尊重。

真正优秀的人,靠的是实力,不是打小报告。 学习好、人品正、乐于助人,自然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权力再大,也要有原则

孩子,你要记住几条原则:

先管好自己——自己都做不到专注听讲,凭什么记别人?

善意提醒 > 直接告状——看到同学走神,可以轻轻提醒,而不是立刻记名字。

非原则问题,不必上纲上线——偶尔说句话、借个橡皮,没必要上报名单。

维护班级团结——你只是值日班长,不是“监工”,班级氛围好了,大家才愿意配合你。


未来社会,真正厉害的人是这样做的

你现在是值日班长,未来可能是组长、主管、经理……权力越大,越考验人品。

在职场上,靠打小报告上位的人,最终会被团队孤立;

在社交中,喜欢背后捅刀子的人,没人愿意深交;

在人生路上,真正走得远的,永远是那些正直、善良、有原则的人。

所以,别让一点小权力蒙蔽了你的判断。

做个让人佩服的班长,而不是让人讨厌的“告密者”。


给家长的话:别让孩子在“权力游戏”里迷失

作为父母,我们也要警惕:

不要鼓励孩子“打小报告”来讨好老师;

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被记名字,你会开心吗?”

引导孩子用智慧管理班级,而不是用“权力”压制同学。

真正的领导力,是让人心服,不是让人害怕。


权力是面照妖镜,照出人品高下

孩子,你现在可能觉得“记个名字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细节见人品,小事见格局。

希望你:

用好权力,而不是滥用权力;

团结同学,而不是制造对立;

做让人尊重的值日班长,而不是让人讨厌的“小官僚”。

有点小权莫走偏,人生之路才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