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为什么不提升难度?中考是义务教育不是分层教育

人口素质的提升,有着明显的木桶效应,高中以后基本是选拔考试,选出聪慧的孩子,进行分层培养。而那些不聪明也不愿意动脑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着基本生活认知,有着基本的社会认知,有着基本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能力,有着对史地生基本的了解。

大多数人并不具有拓展性思维,义务教育就是让这些思维力不足的大多数,能够学习一些基本常识。因此在各学科难度设置上,除了小学已经普及过的语数外,其他学科倾向于普通人所能认知到的基础知识。包括物理和和化学,而如果拓展难度形成区分度,就会造就一些学生学不会,不想学。

对于大多数思维力一般学生而言,历史政治可以没有思辨能力,但要大致目标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大致明白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地理和生物可以不深入学习,但大致明白一些基本的常识,包括物理化学,不会计算不会推理,不会让你得不了分,主要考察一些常识。

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初衷,让每个孩子尽可能多的提升整体素养,至于聪慧的孩子需要拓展,那就去高中这条赛道,初中阶段不需要更为细致的分层,也分层不了,因为有鸡娃存在。

如果追求分层让真学霸脱颖而出,就会造成思维力一般的孩子,学习压力和抗性增加。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两门理科,初中的知识点确实可以形成区分度,但却会使得这些学生可能不想学,不愿意学,不仅降低他们的基本素养,更可能让他们提前进入职高技校模式,影响整个校园环境 。

小六科重在知识普及,语数外适度的难度提升,就会形成明显的分层,这对于中考阶段要达到的分层效果,已经有着足够的冗余度。聪慧的孩子可以上重点高中,不那么聪慧但努力的孩子,同样也能上重点高中,大家进入重点高中赛道才进入真正的选拔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