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研学年年有争议,为什么要黑研学?学生研学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每年春意盎然的时候,就有学生家长会遇到幸福的烦恼。

因为春暖花开,就意味着学生们的研学,要来了。

众所周知,研学机构确实很赚钱。

东方甄选与辉同行和张雪峰老师,纷纷成立研学机构,要进学校分一杯羹。

根据经验,每次研学就会引发一场讨论,年年如此,一年至少两次。


接下来我就以问答的形式,和大家展开聊一聊研学。

第一个问题,学生研学是咋回事儿?

2016年11月份,教育部联合了十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

直白的说,现在各地学校组织的研学,是奉旨研学。

但因为全国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不平衡,所以研学这事儿,是在各地慢慢铺开的。

以至于在2022年的时候,我这个学生家长才知道,学生们原来还有这么个教学计划。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具体的实施是各地,精准到区一级的教育系统,自行制定研学计划。

这也就能理解了,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研学的计划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研学和春游两者有什么区别?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所在的城市进行的研学,基本上是一年两次的频率,春季一次冬季一次,比如说这次组织学生去海洋馆研学。

我个人认为,研学和春游还是有区别的。

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科技馆,各种纪念馆这些地方,我认为叫研学没毛病,真说不出来啥。

但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去公园也叫研学,就牵强了点儿。

按照我们上学时候的理解,这应该叫春游。


大家不用担心概念混淆。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接触大自然拥抱大自然,都是一件积极的事儿。

所以,我不认为组织学生春游不上档次,没有意义,没有研学高级。

当然了,如果真要抬杠,人生处处皆学问嘛。

组织学生逛夜市,组团打蛋仔,我觉得,也能称之为研学。


第三个问题,学校组织研学要不要盈利?

我觉得必须要盈利,干组织不赚钱,这事儿他长不了。

一两次行,次数多了一直不赚钱,这事儿就没人干了,所以必须要引入市场机制。

但研学的盈利率,要保证在一个合理的,充分市场竞争的基础上。

否则,一两次行,次数多了,这事儿他也长不了。

家长们都不傻啊,不干了。

整个研学计划的组织和收费,就是一纸给家长的信,信上附带报名表和一个收款码。

研学机构要赚钱,家长们都理解。

大家想说的是,能不能下手的时候轻一点儿?毕竟国家现在正号召生三胎呢。

第四个问题,很多人认为研学是自愿的,不想去就不去呗,所以质疑研学的人,都是在无理取闹。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概率是既得利益者,他们要么是研学机构旅行社的人,要么就是景区的人。

按照这种观点的逻辑,咱们国家的法律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一个处罚就行了。

只要违反就全部枪毙。

凡是认为这样不合理的,你不违反法律不就行了?

我就问你,这种自愿你同意不同意?

所谓的自愿,前提是这个事儿,它首先要有正当性,合理性,合法性。

这些都没问题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活动推出来,让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

自愿,不是保护伞,不是遮羞布,更不是夜壶啊。


现在的学生们,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新闻上说有地方敦促新农合缴纳,让学生们带给家长一封信。

有地方倡议献血,家长献血100毫升,孩子可以得到两分的入学积分。

这种奇葩的事儿越来越多。

所以说,别再打着自愿的旗号,去各种尝试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了。


第五个问题,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和研学活动,两者之间是否冲突?

肯定冲突了,再仔细一想荒诞可笑。

有新闻报道,在北京杭州的某些学校,因为校方担心学生出现人身伤害的意外事件。

所以,学校严令学生在课间不能离开座位,去卫生间要打报告。

因为学校怕担责,把这些活生生的孩子们,摁到了椅子上不能动。

网上还有很多老师,对这种存歪理灭人欲的事儿,振振有词。

然后转脸,学校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研学活动。

不花钱,你就得老实呆在凳子上,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都是为了你好。

花了钱,孩子就可以围绕传统文化,集体凝聚力等多方面,开展旅行学习。

从这个对比来看,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是完全有能力保障的。

区别就是,有两套安全保障机制,一套是花钱的,一套是不花钱的。

最后的最后我问一下大家,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你们的三胎计划都准备好了吗?

春天,不是叫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