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致知教育成功举办了文化研学营第一课:走进故宫的时空。上午,人文社邀请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故宫古建筑专家周干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为文化研学营的营员及家长们带来主题为“故宫里的传统文化与西洋风”的讲座;下午,研学营将学习“搬”到了室外,带领学生们在故宫实景考察。文化研学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场专业且生动的研学活动。
本次讲座中,周干结合多年故宫研究经验,围绕故宫的设计者、故宫古建筑基本特征与分类、故宫古建筑之美、数学学霸康熙皇帝、西装COSPLAY的雍正皇帝五大主题,从数学、天文、建筑、历史、文学、科技等多方面系统阐释了故宫的历史根脉与文化价值。
他指出有形的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者,其独特的物质文化遗存,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无形的故宫文化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周干深厚渊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的示例阐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大家意犹未尽。
在互动交流环节,周干与学生及家长们就如何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兴趣、古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借鉴意义、二十八星宿对应区域、古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四个关键话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在座的同学和家长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为学生们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机会。
随后,研学老师结合上午周干老师的分享内容针对性地带领同学们实地参观故宫博物院,深入感受故宫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学习了古代的五门三朝制度、君权神授理论、中庸之道和无为思想,了解了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满清王朝的八旗制度,辨别了“颁朔”“献俘礼”“廷杖”“推出午门斩首”等民间说法的真伪,勘察到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技艺。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将理论知识与实景观察一一对应,使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文化研学营第一课“走进故宫的时空”将专家讲解与探访故宫相结合,助力同学们点燃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古代建筑及其整体规划的宏观认知,了解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及中和的审美理念,提升对传统文化、文学、历史、科学、建筑等知识的理解水平,拓展学习思路,提高逻辑思考的能力。人文社文化研学营将继续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念,推出更多的高质量研学活动,将书本中的人和物延伸到场景中去,让学生在实景中学、在实践中悟、在实操中练,让更多同学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稿件初审:周 贝
稿件复审:张 一
稿件终审:王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