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代人最赚钱?(下)

00后,竞争越来越激烈


2015年以后,内卷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词汇,一个典型的代表是考研人数,2015年考研人数仅为165万人,到了2021年考研人数已经上升至377万人,6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还多。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增幅,意味着晚出生几年的人面临的考研难度在大幅提升。


2015年之后考研人数迅速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在于内卷,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原本本科生就能干的工作,现在要卡到研究生。事实上大多数的工作岗位,无论是金融行业、互联网还是传统制造业,用不到太多的学术研究技能,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研究生本来是面向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但由于内卷化,HR为了节省筛选成本把学历门槛卡到硕士,因此导致大量人只能通过读研来谋求更好的工作。


这就是00后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不读研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考研代替高考成为新时代的独木桥,70后和80后只需考一个好大学就有机会找到好工作,但00后不考研可能过不了很多好岗位的简历关。


在创业条件方面,00后可能同样艰难。因为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有逐渐放缓的趋势,或许前几年还在讨论GDP增速保8%的问题,这几年就在讨论能不能保6%的问题,未来几年说不定就要保5%甚至保4%了。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会下降至4.7%左右,到2030年甚至下降至3.5%左右。经济增速从中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切换。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从增量时代切换至存量时代。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或下降至3.5%(2020和2021按潜在增速折算):

十年前的中国,无论是官媒还是民间媒体,对中国经济增速都很有信心,认为高速增长可以长期维持,甚至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还能保持20年的两位数增长。当时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速的探讨,大部分大部分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未来十年(2010-2020)均能保持8%以上的增速。但十年后的今天,不仅8%保持不住,连6%能不能保住都是问号。经济增速的下移意味着过去那种遍地是机会、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赚钱的难度大幅提升。


00后将在未来十年陆陆续续踏入社会,但未来十年,中国可能将面临较为艰难的经济转型阶段。首先是老龄化加速的问题,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未来十年中国老龄化将明显提速,2030年中国老龄化率将上升至25%左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口太多,社会财政负担明显加重,劳动人口规模持续萎缩,这会拖累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可能比较微妙,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和制裁可能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以美国总统为转移,无论拜登上台还是特朗普上台均如此。未来中美可能将在贸易、政治、外交、金融、科技、军事等领域交锋对峙,类似2018年的场景未必不会再发生。


因此对00后来说,不仅创业的难度非常大,打工的竞争激烈度也非常大。80后虽然白手起家的难度很大,但如果安心去打工,多多少少还是能谋求到一份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但00后却面临极其严重的内卷问题,不管是高薪的金融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这几年都在以光速内卷,人才严重过剩。未来等00后踏入职场,这些高薪行业必然是挤破头才能进。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00后向大政府主义转变的原因。如果说60后70后80后思想更认同自由竞争,对西方持开放态度;00后则更看重公平,对资本家颇有怨言,对代际矛盾异常敏感。由于00后生长的年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因此00后普遍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对西方持怀疑态度。。


另外,相比90后,来说,00后继承前浪财富的可能性有限。90后的父辈很多是60后,一部分90后可以通过继承父母资产来过上优渥的生活。而00后的父辈大多数在1975年以后出生,相比90后的父辈来说,00后的父辈资产似乎要差一些。通过继承来进入上流社会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这也是00后比90后更激进的原因。90后里面还是有不少向往自由市场经济,00后则有很多向往大政府主义,要求政府加大财富分配的力度。

10后,取决于未来中国国际地位


10后普遍还是小孩,因此很难观察其观念。但10后或许能比00后在打工条件上要改善一些。因为2020年-2030年或是中国经济较为艰难的十年,由于内有老龄化陷阱、外有中美关系恶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阵痛。但2030年以后,或许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取得了相应的国际地位。说不定到那个时候中国已经走出内卷,像美国那样可以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因此说不定那个时期10后打工条件能改善不少。


总结


1958年-1974年出生的人应该说是中国富豪比例最高的一群人,其财富占了中国70%以上。为什么呢?更多是时代造就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2.5波致富浪潮,第一波是90年代下海潮,时间是1992年—1997年,这五年中国大力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国企退民企进,国企大量整改,民企遍地开花。那个时候最有机会赚钱的本该是50后,但由于50后普遍保守,宁愿待国企领固定工资也不敢放弃铁饭碗出去闯荡,因此思想更开放的60后赚到了大钱。


第二波致富浪潮是2003年—2007年的工业化、城镇化时代,由于加入了WTO,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加之政策不折腾(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韬光养晦),因此GDP增速常年保持在10%以上。因此那一时期各行各业全面开花,无论是钢铁煤炭、外贸出口、房地产、制造业,几乎做什么都赚钱。而这一波最赚钱的依然是60后,70后也参与了一部分,因此成为中国第二富的一代人。


第三波致富浪潮与之前两波无法媲美,仅能算0.5波,这是四万亿之后的互联网经济,这一时期除了互联网等少数行业之外大部分行业并不赚钱。这一时期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快速崛起,诞生了像马云这样的顶级富豪。但问题在于,互联网时代的蛋糕,同样被60后和70后瓜分,马云是1964年人,刘强东是70年代人。按理来说更懂互联网的年轻人并没有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分到一杯羹。


因此60后的富裕,更多是时代造就的,他们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因此无论在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均取得很大成就。而80后和90后,并非不能吃苦,也并非缺乏商业头脑,更多是缺乏相同的创业土壤罢了。


各代际观念和致富机遇:

话又说回来,从50后到00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每一代人小时候的生活条件都在逐渐改善,50后和60后学生时代面临物质供应不足的问题,但90后和00后学生时代基本上不愁温饱,很多很早就可以接触现代文明的成果,享受诸如手机电脑之类的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这个也是60后所羡慕的。


但总体来说,中国的代际矛盾,更多是贫富差距矛盾,其本质在于财富的大头被前浪掌控,因此社会对资本家的怨言也在增加。未来如果要缓解这一矛盾,必须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加征遗产税等。否则一旦占社会主流的年轻人普遍陷入贫困,社会矛盾将异常尖锐。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以及二战前的日本的“下克上”,均是因为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年轻人因为看不到上升希望才引起的,历史的教训不可不吸取。


洋凯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