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财经观察 | 学习机内录播课替代培训机构,双减带给平民的无奈

在教育领域引发广泛讨论的“双减”政策下,中国教育再次迎来新的热点议题。这一次,焦点集中在学习机的合法性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家长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将目光投向了学习机,将其作为“鸡娃”的新途径。学习机的内容可以包括上千节课程,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科内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一些知名的学习机品牌如科大讯飞学而思、希沃等,价格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销量也一直稳居前列。

然而,学习机是否违规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根据中新经纬电的调查,许多学习机都包括全科的学习视频,学生和家长可以自主观看。教育部也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应,发布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明确表示机构超标开展课前培训属于违法行为。教育部门关注学习机的合法性问题,特别是与教育机构的界定和人机交互的相关问题。

关于学习机是否违法,教育部门的观点不一。广东省教育厅校外培训监管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培训的界定需要与师生的互动挂钩,这意味着学习机是否合法存在一定争议。

学习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教育辅助工具,类似于电脑。然而,学习机与电脑在教育资源获取和使用上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引发了关于其是否合法的争议。同时,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特别是在美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教育技术,如ChatGPT等,而中国是否能够发展出类似的教育软件,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综合而言,学习机的合法性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教育资源的获取、学习机的性质、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等。对于广大普通家庭而言,学习机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学习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家长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监督孩子学习。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避免走向极端,以确保教育的公平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