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长呐喊:累死孩子烦死家长的课后延时服务,快取消吧

由于各地具体执行方式不同,老师和家长反应不一,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也让很多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

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增加家庭负担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

孩子的妈妈没有上班,全职在家主抓孩子学习,当学校通知课后延时服务时,妈妈并没有给孩子报名。

因为她已经为孩子做好了学习计划,并且也完全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执行。

但没过多久,孩子就开始要求妈妈必须报名课后延时,原因是老师在学校多次提醒孩子。

家长跟老师沟通后才知道,老师其实也是迫于压力,因为校方将课后延时报名情况纳入了绩效考核。

虽然课后延时的费用并不高,但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也属于不必要的额外开支。

第二、课后延时服务与家长的下班时间依然无法衔接

大多数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基本都是一个半小时,个别学校也有一个小时。

孩子正常是四点半放学,延时也只能到六点,而很多家长都是六点以后才下班,再加上路上的通勤时间,依然赶不及按时接孩子。

教育部提出课后延时的初衷是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孩子的问题。

但是社会压力过大,很多用人单位并不能按时下班,整个社会大环境没办法保证家长的下班时间,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第三、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安排不合理,没到延时效果

有的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会安排额外的附加课程,老师借用每天的延时时间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

这种情况对于没有参加延时服务的同学来说,就会造成一部分的知识内容缺失,影响孩子的学习节奏。

这样就会迫使不需要参加课后延时的学生,不得不报名参加,如果不参加就跟不上教学进度。

而且参加了延时的家长对此也不太赞同。

因为孩子在学校已经上了一整天课了,放学后继续进行拓展延伸,容易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对这些知识无法理解吸收。

还有一小部分学校为了节省成本资源,后勤或者其他岗位的老师在课后延时阶段进行管理,这些老师的经验和能力达不到专业代课老师的水准。

他们只负责管理班级纪律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习内容没有太大帮助。

最后课后服务只是拖延了时间,大量的学习内容和作业依然要回到家完成,辅导孩子的重担又落到忙碌了一天的家长身上,让家长身心俱疲。

第四、孩子在校时间过长,回家变晚,身心得不到放松,学习负担更重了

根据这几年课后延时服务的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在延时结束后依然需要花几个小时来完成作业。

家长下班之后不仅要继续辅导作业,还要给孩子做晚餐,所有的亲子时间几乎都被各自忙碌和鸡飞狗跳占据,压力也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由于回到家的试卷比较晚,导致很多孩子的作业要写到半夜,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身体,长时间晚睡早起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家长们之所以对课后延时服务不满意,是因为它并没有有效解决大家最基本的需求,这也是家长怨声载道的主要原因。

家长们真正想要的不是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也不是让孩子无效地消耗时间。

而是希望能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让孩子完成作业,真正把放学后的时间留给运动或者是愉快的亲子活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其实这不是取消“课后延时服务”的问题,而是回归课后服务本质的问题实现真正的自愿,把课后服务给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家庭,我想所有问题都会解决了。

大家认为该不该取消课后延时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