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问题》的后半部分,即第十三段至二十段,主要说明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说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 法、认识论和逻辑学是三者同一的。

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辩证 法,也就是人们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思维的方 法,强调辩证法就是认识论,也就是强调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统一的。对立统一作为辩证法核心和最根本的规律,它也就是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的核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最根本的方法。

马克思《资本论》的矛盾分析法

在第十三段里,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典范,集中地说明马克思研究和阐述问题的辩证方法,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和思维方法,即通常所说的矛盾分析法或“分析和综合的结合”的方法。

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分析和综合相结合 的矛盾分析法是紧接着对立统一规律之后提出的;在《问题》中也一样,在前半部分论述对立统一规律之后,紧接着就论述马克思《资本论》中运用的矛盾分析法。列宁的这种安排表明,矛盾分析法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认识和思维过程中的表现,就是辩证认识和辩证思维的方法。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自己作了明确地论述;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毛主席更为明确地把它概括和转述为“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 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这就直接点明了马克思的方法是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矛盾分析法。

列宁对于《资本论》的方法,在《哲学笔记》中有不少论 述,而《问题》中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最精彩和最完整的。这里的三句话分别说明了矛盾分析法的三个要点。第一句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是讲马克思的阐述和研究方法的起点问题, 也就是分析矛盾应该从何着手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研究工作以及研究成果的理论阐述,在全面调查和充分掌握实际材料基础上,都应该从研究和阐述对象的最简单的“细胞”,最基本的单位、最普通的元素来着手和开始,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一 定的“细胞”或基本元素构成的,由它们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社会,它的“细胞”或基本元素就是商品或商品交 换。列宁说,“某种商品和其它商品交换的个别行为,作为一种 简单的价值形式来说,其中就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的尚未展开的 一切主要矛盾。

由于商品及其交换中包含着资本主 义的一切矛盾的萌芽,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最基本元素或“细胞”,所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阐述就应该从它着手和开始。马克思在《资本论》开头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 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 为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这种从商品的分析着手是 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而从最简单的“细胞”、最 基本的单位、最普遍的元素为开端,来进行对任何对象和问题的 研究和阐述,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矛 盾分析法的着手点和起点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列宁指出研究的起点之后,接着又指出:“这一分析从这个 最简单的现象中(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 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这第二句话,有二方面的意义。首先,它进一步表明商品之所以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 “细胞”或元素,是由于商品中包含着这一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胚芽,这也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基本“细胞”或元素的一个根本特征。

其次,第二句话的重点是指出研究不能停留于开端和起点, 而应该继续下去,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对它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地解剖和分析地研究。

这就是从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矛盾,以及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出发,再分析货币、资本等等,直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这种分析地研究,列宁简要地概括为,商品 ——货币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就是分析资本 的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发展形式,此后又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发展形式,这种分析主要在《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中,这种分析是辩证的分析,是同综合相结合分析。

研究只有通过这种辩证分析,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把握矛盾的运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矛盾分析法认为,研究还必须进一步探寻这些形式 的内在联系,所以列宁第三句话接着又指出:“往后的叙述向我们 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 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

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起来进行综合的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结合起来,作为资本运动总过程进行综合的研究,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整 体来研究其自始至终的发展。

这种综合是辩证的综合,是同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只有通过这种辩证的综合,才能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达到具体的真理。这一工作主要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第二卷 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是“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 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他还说;“生产和流通的单独过程在这里将不是各别 地加以研究,而是把它们联系!起来,作为资本运动的统一的总过 程的前提和普通环节来加以研究。”

特别是第三卷的最后第七篇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 程,即生产、流通、分配等过程,作了深刻的概括,可以说是 《资本论》全书的总结。

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是运用分 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矛盾分析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 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要产生的结 论,而且还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指出:“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 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当一方 面分配关系,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和 另一方面生产力,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和 对立扩大和加深时,就表明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 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社会主义就要而且必将取代资本主义了。

列宁指出:“马克思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形式运用于政治 经济学”,也就是说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资本论》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辩证规律,而且还在于它深刻地 体现了马克思的方法论,表明了马克思研究和阐述问题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就是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矛盾分析法。 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