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妈妈喜极而泣爸爸要报985,孩子的努力白费了


男孩小木,河南郑州人,他参加过两次高考,上年成绩进二本线,爸爸让他复读,说人生在于拼搏,再拼一年拿个985重点大学让人们看看,看我的孩子多么优秀!

复读这一年,小木也真是拼上了。

这孩子自律性很强,他知道复读就是破釜沉舟,只能胜,不能败。于是他强迫自己学习。每天只睡4个小时左右,除了吃饭,走在路上也看书,坐在凳子上也写题,下课上厕所都是跑步,就连厕所里蹲坑的几分钟,他都在拿着小本子背书。

小木学习成绩提高貌似很快,但他的近视度数也一样飙升,从300度升到600度,大有往800度提升的趋势。

小木也有焦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学习机器,有意思吗?如果再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他不敢往下想。

他想到从小父母教给他责任,老师教给他责任,他自己也要为自己负责任,考个好大学就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终于等到了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木答题感觉良好,考完有一种解脱了的感觉。

高考分出来,小木超一本线30分,妈妈喜极而泣,爸爸手舞足蹈四处打电话报喜。

他这个分数至少可以上一个211大学,老爸老妈一定要他上北京的大学,实际上他的目标就是郑州大学

老爸说,咱好不容易成绩上了一本线,报志愿选择城市是北京,选择学校是985,毕业留在北京工作,爸妈退休后也能跟着你到北京度晚年。填报志愿你别管了,我们给你报。

小木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既然爸妈要求给他报志愿,他索性撒手不管了。

结果一本批第一志愿报的是首都经贸大学,还不服从分配,居然被退档了。

退档就等于一本批次落榜,可是爸爸却还让他等着,说一定能录取,只是消息还没出来。那几天小木的爸爸妈妈天天吵架,小木选择放弃挣扎,他太累了,觉得自己掉进深渊里了,整个高考毁了,咸鱼翻身的故事也毁了。

小木万般无奈何,只得寄希望于第二批次,结果二本批次跟一本比起来,学校一个比一个差,专业一个比一个烂,最后被郑州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院录取,专业也不是小木想要的。

小木整整亏了70分。

小木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笑话,如果早点知道结局,何必那么拼命努力?结局跟还在玩的同学一样,录取结果甚至比他们还差。

最后老师统计排名和大学,发到班级群里,张贴在学校门口,小木全班50个同学,第一名去了北京大学,第二名去了天津大学,第三名去了郑州大学,第四名是小木,去了二本大学。

最终小木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只是埋头学习,拼命的同时要找准方向,要关心一下高考志愿。不要将填报志愿的事儿交给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干,要有主见。父母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会将孩子一生都给耽误了。结果,孩子的努力也白瞎了。

小木的故事有点让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