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彭学义 杨鹏飞
今年的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
怎样引导全校师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杭州师范大学在校内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展览活动。
图为展厅现场
本次主题展览形式多样,既有环境保护类相关宣传视频,又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海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展板等。
现场前来打卡展览的师生络绎不绝,引发师生的热议和一致好评。
信息学院遥感地学系的张登荣教授看完后表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就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目前,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这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图为学校师生参观展览
展览的同时,杭师大信息学院的师生还就濒危动物进行了现场宣讲。他们讲述了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和生活习性等,更立体生动地向全校师生科普了加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吴子祺同学在听完科普讲座后表示,“本次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让我们感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起到了良好的唤醒作用。作为一名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以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