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17岁学生平均身高超全国均值

2025年05月29日17:20:21 教育 8785

在厦门,很多人感到身边的孩子越来越高,小学生超过170cm,初中生超过180cm比比皆是,甚至190cm的“巨人”也不鲜见。然而,在亮眼的身高数据背后,岛内部分区域儿童矮小症的发生率却呈上升趋势。

医生表示,关于身高,先天基因占60%—70%,后天也很重要,如果及时发现孩子矮小,后天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增高。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学生身高较以往有所上升

厦门17岁学生平均身高超全国均值 - 天天要闻

近日,厦门英才学校做了一个统计,以小学六年级、初三年级和高二年级为例,现在男女生身高分别比10年前英才在校生高1—1.5cm。松柏中学初三男生中,180cm以上者占比达12.7%(55人),最高190cm;高一高二男生中,这一比例升至17.57%(104人)。厦门五中国旗班成为校园“高”标准的象征,其选拔要求女生170cm—175cm,男生180cm—183cm。

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厦门17岁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4.3cm、161.4cm,均明显高于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身高健康指南》水平。

据分析,学生普遍增高主要原因有四个:经济条件好,儿童的饮食结构更为丰富,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有助于促进骨骼发育;医疗条件更好,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护措施有效减少儿童期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定期健康检查帮助及时发现和纠正生长问题;居住条件、运动设施的改善、户外活动的增多也为儿童的身体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身高仍受基因影响,家庭身高特征在代际间延续。这使得学生身高较以往有所上升,但个体差异仍存在。

性早熟成长高“隐形枷锁” 女生矮小发病率高于男生

厦门17岁学生平均身高超全国均值 - 天天要闻小朋友测量身高。

在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儿童身高管理门诊,朱新宇主任的诊室里总是不乏焦虑的家长。他们手持一沓检查单,眉头紧锁地追问:“医生,孩子还能长高吗?”

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根据该院近两年的筛查数据,岛内部分中小学生矮小发病率略有攀升。2023年上半年为1.90%(515/27176人),下半年升至2.19%(1012/46139人),至2024年上半年已达2.26%(1026/45323人)。这意味着每44个孩子中,就有一个面临身高发育的严峻挑战。

朱新宇提醒,矮小症的诱因包括激素异常(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性早熟(女孩7.5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初潮;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需警惕);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肾病等导致长期代谢紊乱);遗传代谢病,如特纳综合征(特殊面容、颈蹼等体征);营养失衡(如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特发性矮小等。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女生矮小发病率显著高于男生,尤其在11岁—18岁阶段,这与女孩性早熟高发、骨骺闭合较早密切相关。

不过,有些家长因为孩子长得太高而来到门诊。像14岁的男孩已经长到快2米高,父母都是正常身高的情况下,朱新宇建议先给孩子做检查,以排除巨人症、垂体瘤。

女生身高问题容易被忽视 及时干预将提升治疗效果

厦门17岁学生平均身高超全国均值 - 天天要闻医生为孩子诊断。

10岁女孩小雅父母身高均在正常范围(父172cm,母158cm),但小雅8岁时身高仅118cm(低于p3值)。起初家长以为是“发育晚”,直至孩子来月经后到医院体检,发现骨龄已达11.5岁,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合并生长激素部分缺乏。经过两年生长激素联合性抑制针治疗,小雅身高追赶至142cm。朱新宇提醒,若能在6岁发现生长迟缓时及时干预,治疗效果和经济负担都将显著优化。

朱新宇介绍,男女孩的生长高峰有差异。女孩青春期启动较早(9-11岁),但持续时间短,约15岁—17岁停止生长;男孩则从11岁—13岁进入快速生长期,可持续至18岁—20岁。这种生理差异导致家长对女孩身高问题的关注容易滞后,错过黄金干预期。

朱新宇表示,关于身高,先天基因占60%—70%,后天也很重要,如果及时发现孩子矮小,后天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增高。

链接

破除焦虑的 “三把尺子”

在身高管理门诊,朱新宇常向家长展示破除焦虑的“三把尺子”:生长曲线、骨龄与生长速率。

生长曲线:在0-3岁,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较快,第1年身高增长约25厘米,第2年增长约10-12厘米,第3年增长约8-10厘米。青春期每年8-10厘米的冲刺,这些数字构成个体生长的“基因剧本”。当孩子身高持续低于同龄人生长曲线,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骨龄:12岁男孩的骨龄片显示,其骨骼年龄比实际年龄小2岁,这提示着“晚长”的可能。若骨龄超前2岁以上,则需警惕性早熟或肥胖代谢异常。

生长速率:3岁至青春期前每年低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低于7厘米,这些红色警戒线背后,可能隐藏着生长激素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政策

为学生健康成长 创造有利条件

厦门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先后制定出台了《厦门市居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7-2030年)》《厦门市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关于实施健康厦门行动的意见》等多项指导性政策。

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密切协作,近年来开展了包括学校营养健康食堂、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创建指导工作、学生膳食指导和营养教育工作等,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厦门晚报(记者 朱惠嫣 汪燕妮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新传学投稿的硕博士们多多注意吧… - 天天要闻

新传学投稿的硕博士们多多注意吧…

随着社会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传统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捕捉复杂问题的本质,而混合研究方法因其灵活性和综合性,正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选择。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新传学、经济学等需要兼顾数据统计与人文理解的学科。混合研究方法,简单来
乐福谈被交易: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A - 天天要闻

乐福谈被交易: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A

北京时间7月7日,据ESPN知名记者Shams报道,洛杉矶快船、犹他爵士和迈阿密热火已经达成了一笔三方交易,诺曼-鲍威尔将前往迈阿密,约翰-科林斯加盟洛杉矶快船,而凯文-乐福、李凯尔以及2027年快船的次轮选秀权则被送往爵士。随后,凯文-乐福更新社媒谈此次交易行为,他写道:“从来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 天天要闻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近日,一张群聊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群聊信息显示,某中学一教师对该校22209班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却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并称“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多名网友表示,上述聊天记录来自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下称瑞昌一中)。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校一名...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 天天要闻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通知》要求,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 天天要闻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河北省晋升副主任医师到底难不难呢,其实单看晋升文件要求并不难,但还是会有医生不知道怎么准备晋升材料,比如要求的5份临床病案报告:一、提前多久准备临床病案报告适合临床病案报告提前准备的时间,通常需要结合晋升申报周期、病例累计需求以及材料打磨周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 天天要闻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当人工智能叩击思想之门,当超大城市脉动触手可及,当求知的课堂延伸向更丰富的社会角落……这个夏天,一群少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扬帆起航”,向辽阔的哲学社会科学天地探索。今天,第三届“大师面对面——上海新时代好少年社科夏令营”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营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 天天要闻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网传微信群聊记录截图。图/社交媒体 7月7日下午,瑞昌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听说该事件,已将此事记下,之后...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 天天要闻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昨晚,对于许多中考生家庭而言,是个不眠夜——许多原本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录取中滑档了。一位知名重高教师昨天深夜发出一段文字,安慰那些没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孩子。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让不少尖子生在今年中考的分配生名额录取中,没能顺利录入心仪的学校。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等生迎来了意外之喜。这...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 天天要闻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排名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尺,然而部分高校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提升世界排名的捷径,这一现象看似精明,实则荒诞,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严重扭曲,本质上是一场背离教育初心的闹剧。世界主流大学排名体系中,国际化指标(如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