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AI通识课,提升学生人工智能核心素养

2025年04月11日01:10:39 教育 7140

开好AI通识课,提升学生人工智能核心素养 - 天天要闻

4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2素养1纲要”方案(以下简称“2+1”方案)以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指南试行》。

人工智能潮流势不可当,就在4月9日,由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主办的技能人才“ai第一课”培训活动在腾讯滨海大厦举行,来自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烹调厨师、家政等多行业的技能人才,作为深圳400万技能人才的代表参与ai培训,共同开启ai知识与实践的探索之旅。在各行各业学习ai技能如火如荼之时,与时俱进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体系,也成了教育回应时代需求的必然之举。2024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从娃娃抓起”,既是为基础教育注入“ai基因”投资未来,也是完善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事实上,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广东在“硬件”环境上也早有准备。2023年,广东省教育厅制定《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7)》,全省中小学(含教学点)学校实现宽带接入率达100%,超100m宽带速率达100%,课室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超99%。此外,将人工智能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用“真金白银”完善基础设施是“硬件”,但要打破资源壁垒、消除教育鸿沟,“软环境”建设也尤为重要。

一方面,在“2+1”方案中,广东率先提出中小学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为全省中小学教师系统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提供指引,打造“会用会教”人工智能的师资队伍是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广东作为教育大省,面临着体量庞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挑战,要让人工智能教育实现“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所学校都不能少”,平台互通、资源共享就尤为关键。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林如鹏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力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广东落地,建立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整合珠三角地区的优质课程等,也有望让教育资源普惠成为现实。

当然,在愈发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公众也不免关心,具体落实“ai课”毫无疑问要占一定课时,如何才能平衡好新课程的纳入与控制中小学生总课时的减负大方向?“2+1”方案中明确要求,中小学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等课程“一体化实施”“防止重复交叉”,高中阶段也是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纳入人工智能教育。可以看出,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过程实则也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对已有课程的改良提质。

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想让学生科学认识人工智能。在deepseek、kimi、豆包等生成式ai工具触手可及的当下,ai甚至变成了中小学生的答题帮手、“偷懒”工具。如何引导学生用好、用对ai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教育命题。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细节上需要多些“生活”少些“应试”,更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框架,让“无限可能”的人工智能为基础教育打开新空间。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给老师表演,耀州区南街小学刘胡兰小组志愿服务队献爱心啦 - 天天要闻

给老师表演,耀州区南街小学刘胡兰小组志愿服务队献爱心啦

在我市耀州区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伍,它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都是学生和教师;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校园里处处都有英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耀州区永安路街道南街小学,探访该学校刘胡兰小组志愿服务队,在时光深处
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 - 天天要闻

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

“自从体验了VR心理训练,我现在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李明坦言。曾经因社交恐惧困扰的他,如今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反复练习沟通技巧,逐渐找回了自信。这正是该校创新构建的“AI辅助+人工守护”双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改变。近年来,南京财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双非”强校,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谁 - 天天要闻

3所“双非”强校,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谁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实质上是同分数段大学之间的比较,重点是专业、城市、学校实力与高考生个人需求等方面的权衡。高考成绩处在550分--570分这个分数段,有不少很有实力的“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就是其中的3所,在这3所
重庆大学一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在读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就不能叫“发表论文” - 天天要闻

重庆大学一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在读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就不能叫“发表论文”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近日,重庆大学大四学生刘某乔发表14篇SCI期刊论文的相关信息引发社会关注。重庆大学称,学校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不当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引发争议的推文截图起因是多篇官方账号推文发布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重庆代表名录,重庆大学化学工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