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过这么种学校,叫做职工子弟学校,都是本厂职工孩子

2025年03月17日18:33:07 教育 1666

职工子弟学校不知道谁还有过印象,学校里都是本厂职工的孩子,家长熟悉,孩子也是熟悉,家住在家属院,上学也是同一个学校,可以说是真真的青梅竹马长大。

以前有过这么种学校,叫做职工子弟学校,都是本厂职工孩子 - 天天要闻

我上学少,零零碎碎的上学经历,也是在我们这国棉厂的子弟学校,学校规模不大,最初的教学还好,设施也比较齐全,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正规师范毕业的高材生,也有在厂里的挡车工调来做老师的,至于学习嘛,快乐为主。

我们这的职工子弟学校,有小学部还有初中部,曾经还有高中,只是后来高中部没有了,起初的升学率还是不错的,在八九十年代还是有不少考得上大学的。只是后来职工子弟学校的情况好像跟厂里的状况挂了勾,在处于企改的那些年,我们学校,初中升高中的概率几乎为零,好多年没有高中生出现。

以前有过这么种学校,叫做职工子弟学校,都是本厂职工孩子 - 天天要闻

我们这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最初也是有种自豪感的,学校里待遇还不错,家里的大人都有正经工作,就算学的不好,最终也能继续进入纺校之类的培训班,最后再进入纺织厂。大家家里情况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强多少,有点小别扭,直接带着家长找上门来也是经常的。

当时工厂的待遇好,连带着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待遇也是好的,职工医院来学校打预防针,检查普及什么预防知识,厂里的电视台也经常搞个什幺小节目,学校里也有各种的兴趣班,比如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什么的,当时不知道,如今仅仅教美术的就是国家美术家协会的会员。

以前有过这么种学校,叫做职工子弟学校,都是本厂职工孩子 - 天天要闻

每逢节假日,或者六一啊,五四啊,什么表演,都是去厂里的大礼堂,热闹非凡,礼堂里也是座无虚席,每个孩子抹着红脸蛋儿尽力着表演着,表演结束还有各种奖品啥的,就算看节目的学生,也是有厂里雪糕厂送的雪糕吃。

作为男孩子还是最喜欢篮球的,也是有篮球比赛的,子弟学校的篮球当初在县里的水平是排的上号的,水平很高,也是经常组织比赛,只是后来也是没落了,厂里效益不好,没有了生源,什么都跟不上了。

以前有过这么种学校,叫做职工子弟学校,都是本厂职工孩子 - 天天要闻

我们这的子弟学校在99年便消失了,所有学生分流,很是舍不得,只是那时候的老师们都乐的合不拢嘴,从厂里职工,一下子分到其他学校做正式老师,让我也合不拢嘴,只是后来真正做老师的有限,主要还是做后勤。

现如今,职工子弟学校都成了回忆,也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知道您有没有那种经历。。。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闻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学,涵盖古希腊以来欧洲及北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从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源于西方...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计划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科技特长生为进一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市第十七中学、沈阳市浑南高级中学、沈阳市垚为学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