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此强大,个人何去何从?广州名校“掌门人”这样回答|开学首日

2025年02月13日19:50:35 教育 4005

2月13日广州中小学开学。过去的这个假期,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人工智能)震撼了很多人,引发了更多普通人对于“ai这么强大我怎么办”的思考。广州知名中学的校长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他们在开学典礼上给出了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校长姚训琪:
习得自律、崇尚自主

AI如此强大,个人何去何从?广州名校“掌门人”这样回答|开学首日 - 天天要闻

deepseek震惊世界的背后,是自律的坚守、自主的探索,突破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来的。

自律,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自主,是实现梦想的翅膀。在新学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是培养时间管理的习惯。不要小看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和预习的简单小事,它们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ai时代,机器会解所有的题,甚至比人解得更好更准确。但独立思考才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开端,是真正创新的源泉。  

三是培养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新学期,希望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份合理的生涯规划,绘制一幅清晰的未来蓝图。

广东广雅中学校长龙国华:
构建高效思维、持续进化

AI如此强大,个人何去何从?广州名校“掌门人”这样回答|开学首日 - 天天要闻

deep seek给学习带来三点启发:

一是要深度思考,挖掘知识本质。真正高质量的学习,就是让知识在大脑中沉淀,深入思考,不断追问。

二是要优化方法,构建高效思维。青年学子提升学习“算力”,则在于方法优化:学习要像模型训练那样聚焦核心,优先攻克学科主干脉络;思考要像ai融合多领域数据那样跨界联结,将文理知识交叉思考,形成系统思维;方法要像模型迭代升级那样,定期复盘错题与困惑,实现动态更新与领悟理解。

三是要终身学习,实现持续进化。

人生的格局,也恰似ai模型的“底层架构”,它告诉我们,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既不固步自封,又要学会与人分享,越自信,越开放;越开放,越成功。

广州市执信中学党委书记陈民:
永葆好奇,寻找热爱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几乎无所不能的时代,我们当下按部就班的学习还有意义吗?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作为教师,我也在思考:未来还需要教师吗?如果需要,教师的工作是什么,需要具备什么?

AI如此强大,个人何去何从?广州名校“掌门人”这样回答|开学首日 - 天天要闻

既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可以做到这么多,我们还需要学习吗?还需要背诵古诗、解数学题、写作文吗?我想告诉大家:科技越是发达,我们越是要把自己塑造成不可替代独特的人。我们真正可贵的不是手快、会算数、能背诗,而是会哭会笑、敢犯错、能共情、敢异想天开。就像有了计算器后,人类反而更珍惜“数学思维”而不是“算数速度”。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有判断力的人,精神丰盈自由的人。

作为中学生,该何去何从?我想给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拥抱科技,但不要被科技所奴役。

第二,保持好奇心,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始终保持竞争力。

第三,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全力以赴。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只有热爱,才能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意义。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
在自己的天赋上做到最好

AI如此强大,个人何去何从?广州名校“掌门人”这样回答|开学首日 - 天天要闻

deep seek源于梁文峰和他的团队站到技术的前沿。我们如何才能走上科创的道路呢?

也许还有同学记得,我们上一年的科技节中,就包含了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展示项目。

在我们的同学群体中,也有这样一批在科创路上不断攀登,并已崭露头角的同学。比如,学生组建的“生命方舟”项目团队,今年斩获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中学最高奖。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中,特别强调了要面向中小学实施“沃土计划”,面向高中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实施“脱颖计划”,希望同学们保持热爱,锻造长板,在自己的天赋上做到最好。就像电影中哪吒所说的,“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每个人前进的动力,都会汇聚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滚滚洪流。

广州市第六中学党委书记刘建祥:
责任是抵御虚无的锚点

AI如此强大,个人何去何从?广州名校“掌门人”这样回答|开学首日 - 天天要闻

在人工智能重构知识体系的今天,在价值观多元碰撞的时代,我想,唯有责任意识方能成为抵御虚无的锚点。

当人工智能重构教育生态,元宇宙模糊虚实边界,我们更需追问:在技术狂飙的时代,责任将栖身何处?答案或许藏在中国古代农人的智慧中——他们懂得麦苗需要九十九道工序才能成熟,懂得土地不会辜负深耕者的虔诚!请大家相信,责任不是成本的累加,而是价值的重构;而且责任从不在新旧之间站队,而是让每个时代的技术成为滋养人性的沃土。希望大家以“日拱一卒”的坚持,夯实责任之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突破责任之界;以“家国天下”的胸怀,升华责任之境。不止于独善其身,更愿兼济天下,“让世界因我而不同”。

文| 记者 蒋隽 何宁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