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带您读懂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2024年05月17日19:45:26 教育 1151

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每到此时,都有一个主题唤醒我们对于博物馆的关注。2024年,国际博协为国际博物馆日定下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专家带您读懂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 天天要闻

任何一个主题的拟定,必然有它的深意,是召唤、是重塑,更是引领。从字面意义理解,“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内涵和外延?该主题对于文明的薪火传承和优秀文化的弘扬有什么启发?近日,深晚记者特别请到文博研究和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对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进行解读。

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必须面对未来

专家带您读懂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 天天要闻

黄琛 研究馆员,深圳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发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中的教学法研究》等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多部专业书籍。

对于“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个主题,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有着自己深入的看法:“我们保护和研究文物,绝不仅仅是为保护而保护、为研究而研究,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要从文物中挖掘和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黄琛回顾说,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博物馆都在强调对于藏品的征集和研究,而教育更多情况下被视为一个附属功能。直至20世纪下半叶,有关博物馆教育的讨论和相关理论明确提出,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如今一些今发达国家博物馆教育工作形成了成熟的教育理念,并逐渐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起了良性的互动互补关系。

在中国,自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05年创建之初,即提出“建苑为教育”的指导原则。该苑创始人张謇不仅注重教育的公共性,同时还强调教育的多样性。此后,教育一直是中国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

黄琛认为,博物馆收藏历史,但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必须是面对未来的。“文物的活化并非是文物‘跳舞’,不是把文物变成卡通就活化了,而是要挖掘它的内核。内核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展览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价值观输出问题,那么就是失败的。”

在博物馆的教育方面,黄琛有过不少实践探索的经验。在来到深圳博物馆之前,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负责宣传社教工作多年,期间他曾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共同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该课程曾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来到深圳博物馆后,他又应邀为深圳的幼儿园设计文博课程,一套“小班·美之源”“中班·美之行”“大班·美之魂”的课程目前正在打造中。这些课程的内容并非只是教孩子们如何从表象认知文物,而是在课程中融入责任、合作、生命等更深入的命题。

近年来,深圳博物馆在公共教育活动方面有很多创新,包括举办博物馆之夜,充满创意的展览开幕式,丰富多元的互动活动等。黄琛认为,公众来看展,从文物看到历史,从历史看到文化,看到文明的现象,最终还要通过文明看到生态。

黄琛介绍,深圳博物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案例很多都是跨学科、项目式综合实践型的学习,希望以此让青少年深入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发展多元化、创新性思维,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把博物馆课程融入到学校里

专家带您读懂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 天天要闻

▲郭志滨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委员 史家小学副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主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多本个人专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北京史家小学副校长郭志滨对于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功能很深入的认识,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她所在的学校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这一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多彩世界的大门,获得源自传统文化的无尽滋养。

郭志滨介绍说,从教育内容、教育价值、教育内涵来说,博物馆对于今天的人都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一个场所。博物馆要发挥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和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展开,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域。

史家教育集团所开展的“博悟课程”包括“漫步国博”和“博悟之旅”两大系列。课程实行“双师制”授课,学校与国家博物馆深度合作,由两边的老师共同授课。两段教学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既体现专业性,又彰显教育意义。

在郭志滨看来,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博物馆里的文物资源,并不是简单的器物,也不仅在于文物所证明的一段历史。文物可作为学习背景,有了文化背景,大家看问题是不一样的。她举例说,课程中有一个“字词溯源”的环节,涉及到“锦上添花”这个词。这个词的本意是指宋锦的一种织锦技术,即在布上织出同色系的暗纹后,再用彩色的丝线来织出花色。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仅给孩子提供织锦技艺这个知识点,还告诉孩子们G20大会餐桌上的桌布也是宋锦,这表达的就不仅是中国技艺,中国味道,更是表达了中国人对八方来客的友好情谊,有了“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之意。

“无论是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文物资源,都要让孩子们看到好的转化应用,这就需要博物馆研究和教育给出深度挖掘和现代视角。”郭志滨认为,把博物馆课程融入到学校里,跟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进行对接,需要多学科的融合,进行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课程倡导学生视野开放、胸襟广博,在感悟、体悟和领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博物馆是进行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

专家带您读懂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 天天要闻

▲陈曾路 研究馆员。2003至2019任职于上海博物馆,任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2019年起任吴文化博物馆馆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及相关文章40余篇。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到之际,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和同事们正在筹备一场重要的特展“树碑立传:吴中古树名木的故事”。

谈起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陈曾路认为,教育和研究本身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和核心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离开了研究和教育,博物馆就不成其为博物馆,而仅仅是一堆收藏。他认为,国际博协之所以要重提这些基本元素,应该是希望大家在这个大讲传播力的时代回归本源。“这个主题提醒我们再次去思考,博物馆核心的职责在哪里。”

陈曾路认为,博物馆的研究可以看作一个出发点,教育可以看作一个目的,从研究到教育,是自成闭环的逻辑,是一个互动和互相影响的过程。研究成果可以指导传播和教育,反过来,传播和教育也能影响研究。

就拿“树碑立传:吴中古树名木的故事”这个展览来说,这正是一个基于扎实研究基础上的展览。陈曾路介绍,整个展览的前期研究耗时2年,招募 62 位志愿者,做了累计10000 公里以上的田野调查研究,推出31篇考察、考证文章,最后邀请17 位青年艺术家群策群力完成。最终成就了这个既连接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往事,又以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多角度叙事的展览。

陈曾路介绍,做这个展览是出于博物馆的初心,聚焦本乡本土的古树名木,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也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中小博物馆需要更多关注本土的题材,在小题目里做出广阔的视野,体现出博物馆的旨趣和能力来。

提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陈曾路表示,教育的概念其实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现在人们用得更多的是“学习”这个词。如今,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学习是一件贯穿终生的事。学习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也不是完成一个任务,而是人成长的有机的一部分。他认为,博物馆正是进行终身学习特别理想的场所。从艺术、历史到科学技术,博物馆是融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空间,更是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充满活力的教育中枢。

在陈曾路看来,近十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内涵和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变化,尤其是博物馆的教育是把大家从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状态里给拿出来。博物馆的教育会考虑如何更有底层逻辑的问题式学习,这种学习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不是一个人教,其它人学的僵化模式。他表示:“新时代的博物馆已成为打破教和学界限的场域,是鼓励大家探索和发现、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用故事解锁课本,让文言文典故“活”起来! - 天天要闻

用故事解锁课本,让文言文典故“活”起来!

孩子一读课本就犯困,特别是枯燥难懂的文言文。诸如投笔从戎、负荆请罪、邯郸学步、鱼传尺素……这些典故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课本里,常常是“必背考点”。枯燥的表达、抽象的意义总结,让历史成了“催眠神器”。难怪孩子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对文言文典故爱不起
教室门口就能玩“引体向上”!南京市滨江中学课间15分钟超燃 - 天天要闻

教室门口就能玩“引体向上”!南京市滨江中学课间15分钟超燃

近日,南京市滨江中学学生在教室门口做“引体向上”的视频刷屏朋友圈。为了让同学们课间15分钟更充实更精彩,学校在每间教室门口都安装了“引体向上杆”,让青春期的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也来到现场,感受这个“校园新宠”带来的热烈氛围。上午10点多,同学们一下课就来到打卡“引体向上杆”,...
荆州市举办2025年儿童主任示范培训班 - 天天要闻

荆州市举办2025年儿童主任示范培训班

【来源:荆州市民政局】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推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5月13日,荆州市民政局联合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举办“2025年荆州市儿童主任示范培训班”,来自全市8个县市区的56名儿童主任齐聚一堂,围绕法
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汉阳的她在世界级大会发言 - 天天要闻

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汉阳的她在世界级大会发言

“智能时代, 每一份跨越星辰大海的力量,都在点亮孩子眼里的光。”5月15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厅举行,武汉市汉阳区二桥中学校长彭葆蓓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以《为孩子们点亮更加美好的未来》为题,在大会发言环节进行主题演讲。办好未来学校,数智技术链接教育和世界彭葆蓓说,二桥...
教练证书、课程、就业综合第一,健身教练培训机构推荐 - 天天要闻

教练证书、课程、就业综合第一,健身教练培训机构推荐

2025年,选机构需综合评价认证权威性、课程分阶性、就业真实性三大维度,避开“高薪承诺”噱头,专注提升专业能力以应对行业升级。 一、体德智训(综合评分第一) 核心优势: - 唯一同时具备 新国职+NASM/ACE/ACSM 国际认证 的机构。 - 就业保障强:与 2000+ 合作门店 及自有品牌(如健萌健身)直聘,就业率 99%。 - 课程体...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学40强,武汉大学第8名,郑州大学第30名,深圳大学第33名,可了解 - 天天要闻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学40强,武汉大学第8名,郑州大学第30名,深圳大学第33名,可了解

随着中国高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双一流高校强势发展,中国大学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么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大学是什么水平呢,哪些大学的实力比较强呢?根据2025年欧洲两大权威教育评估机构——英国QS和西班牙WeBometric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国大学展现出高水平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入围榜单大学较多,收获颇丰。那我...
从考研失利到手握多家名企Offer,南财学子凭何扭转乾坤? - 天天要闻

从考研失利到手握多家名企Offer,南财学子凭何扭转乾坤?

从考研失利到拿下特斯拉、弘业期货、招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多个名企offer,从升学赛道转战求职赛道,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航铭如何快速走出升学失利阴霾,从一众名校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现代快报记者带你走近他的故事。考研、求职两手抓,时刻准备着的PlanB自大一起,张航铭便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救人者姜昭鹏获准补考,体现考试选拔的终极意义丨九派时评 - 天天要闻

救人者姜昭鹏获准补考,体现考试选拔的终极意义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近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在去往春季高考考点途中,因紧急救助突发心肌梗死的同学导致语文缺考,引发关注。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