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好的今天爬山踏青,结果一家人一大早还没起。
人,还是要有一个规则束缚自己才好。
比如上学,比如工作,都有一个规则规定到岗时间,即使是爱睡懒觉的人也会遵守这个规则。
我们一家人周末一般都会起得晚,睡到自然醒,不然都感觉对不住周末(其实主要是懒惰)
有时候我也担心,这么睡会不会把孩子给带懒了,形成一种早上起不来的习惯。
后来我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读初一的孩子周一到周五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上学,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有时候去读书了我自己都没发现。
她的睡眠时间是周日到周四九点开始到十点左右,不用去安排他都会自觉去睡。周五周六则是十点后,根据当天作业或者兴趣来定,睡得比较晚。
读小学的孩子现在是周一到周五每天七点半起床,闹钟响了就起床。
我记得读一年级的时候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每次都要大人喊几次才起,有时候大人给睡过了,迟到了几次,挨罚了扫地。
他终于觉得大人靠不住,自觉按时起床,真应了那句“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睡觉也是会根据第二天上不上课来自己安排,想起早,就早睡,遇到周末或者假期就自由安排,早睡晚睡随意。
这两天又到了周末,我不想让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于是周五晚上就约好周六早起踏青,不料因为我周六安排了值班,而不得不推迟到周日的今天。
本来昨晚已经讲好今天的行程安排,去爬离家不远的南山公园,自己开车去了无数次这个地方,走路爬山还没去过,于是就这么说定了。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的路走多了(昨天走了一万五千多步),早晨闹钟响了感觉好累好困,随手就把闹钟给关了,一觉醒来才想起踏青的事,看时间已是上午九点半,突然梦中惊坐起。
晚点就晚点吧,起床踏青,要给孩子多留些美好的童年回忆,不去这一天就迷迷糊糊给浪费了。
于是就一家人才风风火火起床出门。
一路上,我想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简直是真理。
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在家就看大人行事,大人怎么做,有哪些行为习惯,
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以大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家风,从而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在学校就看老师行事,自觉适应学校的规则,老师的教学管理方式。
潜移默化中大家逐渐形成一个班级的学风,从而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再联想到自己工作的单位,我们也跟孩子一样在不断适应单位的管理规定,单位领导的行事风格。
在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大家也会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从而有什么样的领导,别人就能推断得出有什么样的职工。
因此,家长应作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以专注、努力、积极、勤劳、主动、向上的表率,促进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