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2024年01月03日16:45:04 教育 1461

您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有何见解呢?关于本文的思考欢迎大家留言或投稿参与讨论。对于本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原创稿件,将结合阅读量酌情给予奖励,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每年还会对原创文章进行评奖并给予不同的等级奖励。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3年一月二号晚,湘潭大学法学院刑法点在永雄楼东附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第八次读书会,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与会的嘉宾有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明儒老师,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永江老师以及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王振华老师。到会的还有博士研究生刘涛,博士研究生辛有仪,博士研究生李茜以及博士研究生成家颖、博士研究生侯婷婷。

本次读书会由2023级硕士研究生蔡浩志主持,由2021级硕士研究生陆慧婷和2022级硕士研究生江康文担任评议人,由2022级硕士研究生彭晓笛、2022级硕士研究生廖佩蕾、2023级硕士研究生葛文玺担任主讲人,三位主讲人开讲的主题分别是“论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论视角下帮助犯中止犯的认定”“部分共犯中止与共犯脱离的区分和选择”以及“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一、主讲环节

第一位主讲的是廖佩蕾同学。廖佩蕾同学以刘星抢劫案作为切入点,认为在该案中出现分歧的原因实质上是我国共同犯罪的归责模式对“退出行为”刑事责任的认定问题。对于结果避免必要性这一要件,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的实际情况,应当秉持客观主义立场,坚持避免结果发生作为犯罪中止有效性的必要要件。而对于“退出行为”,指明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予以减轻刑事责任。其次,对于共犯关系脱离适用方案,存在共犯关系脱离自身判断标准尚未统一、刑事立法空白以及司法适用基础不足和实际效果存疑三重障碍。因此提出共同犯罪中退出者刑事责任归责应当结合我国刑法现况,探究其他路径。结合刘星抢劫案的裁判思路,对退出者归责应当分为两步。一方面对退出者身份进行初步识别,借鉴英国刑法龚凡退出这一特殊辩护事由,要求退出行为时间上要在实行犯着手犯罪之前,表意上行为人必须打消其犯罪意图并告知其他共犯,行为人必须有实际退出行为。另一方面,对退出者刑事责任进行分类判断。主犯应当劝说其他参与者放弃犯罪,并在劝说无效后进一步阻止犯罪结果发生而适当举措。共同实行者应当具备劝说其他实行者后要采取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且避免结果发生。教唆犯退出要求一方面向对方表示放弃犯罪意图,另一方面必须消除与被教唆者的意思联络。至于帮助犯退出,区分物理性帮助和心理性帮助,分别要求实行前取回工具、向对方表示取消约定。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第二位主讲的是彭晓笛同学。彭晓笛同学首先对共同犯罪中止犯的认定的各类学说进行讨论,认为“整体中止说”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同时降低了部分共犯放弃犯罪的可能性。“个别中止说”过分降低确定犯罪中止的难度,不利于刑法保护法益功能的实现。“因果关系切断说”对因果关系的切断标准有些过高,在实践中使得认定难度增加,不利于刑法规范作用的实现。“既遂原因消除说”所要求行为人消除其行为对犯罪结果已经产生的作用力存在一定困难。综上,“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说”因为具有操作可能性和公正的评判标准,应当予以提倡。“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说”首先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犯罪评估标准;其次引入“介入要素”使得判断标准更为明确;再次其强调主观意图和客观因素的结合;又次其也更符合法律的规范性评价要求;最后其也适应复杂多变的犯罪形态。对于帮助犯中止犯的具体认定,分为正犯着手之前和着手之后两个方面。针对前者情形,提供非知识信息类物质帮助,一经放弃或撤回即可成立。提供知识信息类帮助,只要能削弱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就可能成立犯罪中止。提供心理帮助的,需采取行动或表现出态度,以明显削弱或消除他们对正犯犯意的强化影响。对于后者,如果帮助者积极地消除共犯者的犯意,努力劝阻共犯者停止犯罪行为也有可能构成犯罪中止。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第三位主讲的是葛文玺同学。葛文玺同学首先对共同犯罪中止的定义学说进行梳理,分为客观主义、主观主义以及折中主义,其中折中主义的观点,即“共同犯罪中止指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因主观意志选择放弃犯罪,并有效阻止其他共犯人实施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应当采用。总结共同犯罪中止具有犯罪主体特殊性、客观行为复杂性以及主观意志共通性三种与单独犯罪中止相比的特殊性。同时,共同犯罪中止具备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三个构成要件。接着葛文玺同学分别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犯罪中止的各类学说,认为“原因力消除说”相对更加合理。在“原因力消除说”基础上,将各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分别提供认定标准。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二、评议环节

第一位评议人是陆慧婷同学。

针对廖佩蕾同学的文章指出:首先,文章中前半部分回应表面问题,后半部分回应实质问题,又认为共犯中止和共犯脱离不是等同概念,是否存在“两张皮”的质疑。其次,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衔接生硬。再次,文中提到我国刑法理论一直强调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又认为我国采取的是客观主义立场,请问这是怎么得出来的。另外,文中认为退出者退出行为可以作为酌定从轻情节,但引用的案例中,从犯是法定情节而非酌定情节。以及在说由学者曾做过实证考察时没有相关的引注。最后,文中提到的量与重具体指什么,希望能得以解答。

针对彭晓笛同学的文指出:首先,标题和文章内容不太对应,应当直接从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论出发,不需要梳理其他的学说,并且,帮助犯中止部分篇幅少;其次,在第三部分(一)中说,因为我国处罚犯罪预备,属于正犯着手前的帮助犯中止问题值得探讨,请问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吗?最后,对于正犯着手之前和着手之后帮助的分类标准不一,在正犯着手之前的帮助犯分类也不在一个层次。

针对葛文玺同学的文指出:首先,摘要最好不要出现“本文”这类总结性的话语;其次,问题的提出部分中说共同犯罪是更具有危害性的行为,这是怎么得出来的;再次,问题的提出部分和共同犯罪中止的内涵中对相关定义不同。另外,对支持的“原因力消除说”,缺少其缺点方面的分析。最后,第四部分作为论文核心章节,篇幅太短,也没有结合“原因力消除说”。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第二位评议人是江康文同学。

针对廖佩蕾同学的文章指出:文中说我国现行刑法基本贯彻了客观主义立场,但我国在犯罪中止处罚上应当更多是贯彻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针对彭晓笛同学的文指出:第一,引注不规范;第二,标题名词太多,缺乏中心词;第三,摘要部分对提倡观点优势和内容没有概括介绍。最后提出三个问题,一是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说认为因果关系程度要削弱到什么程度才能成立犯罪中止。二是在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说中如果认定正犯既遂,帮助犯中止时会不会违反共犯从属性原则。三是文章最后一方面认为要对因果关系进行规范层面判断,一方面认为可以依照一般社会经验判断,此二者是否存在矛盾。

针对葛文玺同学的文指出:首先,引注格式不统一;其次,标题太大;最后,第二部分太教科书化,第四部分缺少案例支撑,结语部分未对自己观点进行简要概述。还存在两点疑问:其一,组织犯和实行犯的分类是否有重合部分;其二,针对“原因力消除说”存在的原因力不能完全消除的问题如何避免。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三、主讲人回应环节

廖佩蕾同学对两位评议人的回应:首先对于共犯脱离和共犯中止的联系问题,会后续进行补充;其次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衔接不当和“两张皮”问题,确实缺乏两者关系说明,事实上共犯脱离和共犯中止都是对脱离者刑事责任认定的问题,因此在客观主义立场上无法认定共犯中止,那么可以通过共犯脱离予以归责。再次,针对主客观统一和客观主义立场问题,主、客观主义都各自不排斥对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考量,此二者根本对立在于对刑事责任认定的基础不同。最后,犯罪结果和损害结果应当有所区别,犯罪中止要求避免的结果是原犯罪行为所可能达到的结果,而不是一切损害后果。

彭晓笛同学对两位评议人的回应:其一,针对标题问题和文章层次问题会后续修改;其二,对“因为我国处罚犯罪预备,属于正犯着手前的帮助犯中止问题值得探讨”的因果关系确实表达得不太紧密;其三,针对因果关系应当削弱的程度问题,因为应当根据刑法规范的视角进行判断,故而因果关系属于事实判断,而无法得出具体的数值,因此可以根据一般社会经验来进行判断。

葛文玺同学对两位评议人的回应:首先,针对定义不一致问题,因为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展开,因此不存在不一致问题;其次,针对文章中认为共同犯罪更具有危害性,确实存在不严谨的情况,应修改为共同犯罪比单独犯罪结构上更复杂;再次,针对缺少对“原因力消除说”缺点描述,确实是不足之处;最后,引注页码问题以后会注意。针对两个疑问,其一组织犯和实行犯存在一些区别,前者为组织犯罪,后者为单纯实行犯罪,因此有必要分开讨论;其二怎么避免原因力无法彻底消除问题,这确实是其学说弊端,但相比其他学说,该学说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认定共犯中止,应当是更为合理的学说。

四、博士研究生评议环节

本次研讨会总共有五位博士研究生参加,其中辛有仪博士研究生、李茜博士研究生、刘涛博士研究生分别对三位主讲人的文章进行了点评。

辛有仪博士研究生指出:首先,针对彭晓笛同学的文章。在文章中,如果以某某视角作为标题时要慎重,并非所有的名词都能作为一种视角,并且以一种理论作为视角时,要考虑这个理论是什么,优点是什么,和其他理论的比较是怎么样,而且作为视角的理论一般是宏观的。其次,针对廖佩蕾同学文章,应当指出是三篇论文中最为规范的文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案例的引入太过突兀;其二是第二部分标题二与第二部分标题有所出入;其三,在引入日本的共犯关系脱离理论时,要注意两国立法的不同,注重本土化;最后,引号和书名号之间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李茜博士研究生指出:针对葛文玺同学文章。首先,第四部分对各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存在问题的,应当好好考虑怎么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讨论的。针对廖佩蕾同学的文章。首先,以各共犯的刑事责任作为共犯中止标准之一不妥当,因为刑事责任是共犯中止之后的后果而非标准;其次,第四部分中的第一部分案例评析没必要单独成一个小标题,可以进行总结作为过渡段。针对彭晓笛同学文章。首先,对标题的修改方向,可以从刑法规范视角出发进行总结和归类来展开;其次,第三部分对帮助犯中止犯的认定都没有明显体现出从刑法规范视角来运用。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刘涛博士研究生指出:廖佩蕾同学选题眼前一亮,但一些表述要注意,如摘要里说共犯中止的标准是表面问题是不对的,事实上这是实质问题;其次,立法规定空白不是问题;再次,文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借鉴英国刑法的共犯退出制度应当说没新意,因为和大陆法系解决方式没有太大区别,缺乏创新性,并且该理论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又次,文中提到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和本文主张的观点没有必然关系。最后,文章逻辑不清楚,修改方向应当首先解释什么是共犯者,其次进行类型化分析,再分别指出归责路径。要形成阶梯式的归责路径。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五、自由提问环节

戈荣刚提问首先,葛文玺同学文中提到原因力消除说和共犯关系脱离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笔者认为原因力消除说比共犯脱离说更为合理,并且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似乎是相同的;其次,对于彭晓笛同学文章,帮助犯中止犯具体认定似乎用原因力消除说视角也可以适用。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葛文玺回应两种学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在于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在不同犯罪中所处阶段可能不同。

彭晓笛回应出现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文章对修正的因果关系修正说论证不够清楚,不主张原因力消除说并不代表其所有问题都不能解决,但其问题在于其无法解决介入因素的问题。

熊圆圆提问葛文玺同学文章中对各学说的评析是针对共犯犯罪构成要件中自动性还是有效性。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葛文玺回应:相关学说并不是就某个构成要件进行阐述,而是对整个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问题的观点。

六、老师点评环节

王振华老师:针对廖佩蕾同学文章。首先,提出问题部分没有提出问题;其次,存在一些写作问题,如第三页写道“笔者主张秉持”,主张和秉持属于同义反复。一些段落衔接过渡问题也要值得注意。针对彭晓笛同学文章。写作方法存在问题,应该直接介绍学说视角,再围绕该视角解决问题;其次,文章中“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某些共犯...”,既然要写帮助犯,那就可以直接针对帮助犯进行阐述。针对葛文玺同学论文,首先开头承认原因力消除说合理了,那为什么还要说要进行全面研究。应该要先进行论证其合理,而不是先说合理再论证。其次,“共同犯罪中止的概述”,“概述”前面不要加“的”;最后,介绍相关学说后没有进行评析。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张永江老师:针对廖佩蕾同学文章。首先,文章思路逻辑很清晰,但缺乏过渡语,使三个部分衔接突兀;其次,文不对题,事实上没有提出自己的现实路径;针对彭晓笛同学文章。修正的因果关系切断论是什么,为什么赞同,与其他观点的比较区别等都要进行回应,再用所提倡观点具体论证帮助犯中止犯的具体认定。针对葛文玺同学文章。第三部分介绍学说时,并没有阐述为何要支持原因力消除说,从而导致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事实上属于“两张皮”。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在读书会的最后,黄明儒老师对提交的读书笔记进行了一一点评,并针对读书笔记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首先,参考文献应当引用层次高的文章;其次,对所提倡的学说要写明原因以及其优势;再次,结论不要和摘要重复,两者存在不同;最后,有专著不要引用教材,即便引用教材也要引用通行教材,并且应当是最新版本。

【研讨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 天天要闻

通过本次读书会,同学们对于“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有了更为细致、深入地了解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阅读和写作水平,为后续的刑法学习奠定了基础。

监制:张永江

作者:龚逸,湘潭大学法学院2022级法律(法学)研究生

编辑:龚逸

责编:陈明雪

审核:吴霞

微信号|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新浪微博|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今日头条|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王公龙:做好马克思主义研究,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 - 天天要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王公龙:做好马克思主义研究,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指导下,“澎湃新闻”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对话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入选名单”中的上海学校思想政...
今年裸考难度变大?杭州中考可能有这个变化! - 天天要闻

今年裸考难度变大?杭州中考可能有这个变化!

升学宝五一假期,鹿姐姐过了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每天都有初三家长来咨询。上城区、滨江区的初三“一模”还没出分,学生和家长都心怀忐忑(预计明天出分);成绩出炉的拱墅区、西湖区、钱塘区,学生和家长更焦虑:600+高分频出,坊间还流传各种版本
裴若媛: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语老师 - 天天要闻

裴若媛: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语老师

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语老师五年级裴若媛牡丹花姐姐?也许你会问:“牡丹花为什么会变成姐姐呢?难道你的姐姐有别的魔法?”我郑重地告诉你,我的姐姐是一朵美若天仙的牡丹花。在一个万里晴空的好天气里,我走进了熟悉的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英语老师拿着课
黄龙县职业教育中心:青春与汗水共绘赛场华章 - 天天要闻

黄龙县职业教育中心:青春与汗水共绘赛场华章

和风四月春意浓,绿茵场上展英姿。2025年4月28日至30日,黄龙县职业教育中心以“竞技赛场 青春绽放”为主题,成功举办了春季趣味运动会!全体师生齐聚操场,用激情与欢笑点燃春日,以拼搏与团结书写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