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2023年11月09日21:55:10 教育 100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寒假的到来,让无数学子热切盼望。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本届寒假时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广大学子们早已蓄势待发,盼望着这段悠长的休憩时光。

当通知书发下的那刻,欢呼雀跃之声此起彼伏,满含热情的少年心,终于找到了畅游的出口。

这段日子,会是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或投入户外活动,尽情奔跑;或阅读充电,开拓视野;又或与老友重逢,畅叙离别后无尽新鲜。种种可能在向他们招手,寒假的点点滴滴,都值得铭记。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最近几年的放假安排

冬日的寒风渐歇,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寒假又将到来,学子们早已意犹未尽地等待着这快乐的假期。

根据教育部针对各地实际制定的寒假时间安排,今年的寒假将最早从1月20日开始,最晚至2月25日结束。

相比往年,多了一些。2023年的寒假时间根据地区和学段有所差异北京从1月7日开始放假,至2月12日结束,共计5周又2天。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业任务较重,寒假时间相对缩短。广东的高中生从1月16日放假到2月5日,而江苏的高中则从1月22日开始放假,2月14日复课。

2022年各省市的寒假时间也比较小。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较早,从1月20日开始放假,最晚到2月21日结束。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寒假能做些什么

为确保学生寒假生活有序开展,教育部除了公布假期时间外,还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其次,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充实寒假知识,为新学期打下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适当参加课外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始于微小的点滴。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对此,广大学子们乐见其成,纷纷表示这将是一个放松心情充实自我的黄金假期。他们也期待学校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寒假生活。

作为学生后盾的家长们也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提前放假有利于减轻孩子学习压力,也将在假期加强监管和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这段寒假必将成为学子们收获知识、快乐成长的黄金时光,令他们在新的学期开启新的征程。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最长寒假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2024年的寒假之所以看起来是这两年最长的寒假时间,是因为在2023年,许多地方的寒假时间都打破了往年4周零2天左右的时长,增加了一周时间这个变化可能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政策,以及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减负政策,优化课程设置,中国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教育部门发话了,现在要搞素质教育,要求各地区、各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别再搞应试教育那一套了。

同时,课程难度和作业量也要降降,别让学生太累,给他们留点时间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此外,教育部门还制定并推广了《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学方式上,教育部门也鼓励学校采用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不仅看重考试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制度建设和理念更新,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愉悦、富有效能的学习环境,让教育真正回归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减轻学生成长的压力。这也使得近年来寒假时间有所增加,以进一步减轻学业负担。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教育政策的偏好变化了

另一方面,这次变化也可能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政策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发展。增加寒假时间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多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等,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还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并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职业教育方面,产教融合被引为重要举措,鼓励企业加入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使人才培养更贴合产业发展实际需要。

国家还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并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这些改革举措,都旨在让我国教育回归本质,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增加寒假时间,也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成长时间。通过各界共同努力,教育质量和内涵建设必将取得新的进步。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气候原因,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此外,考虑到气候因素,增加寒假时间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冬季的寒冷天气,减少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

11月,寒潮随风而至,东北地区陷入了难得一遇的极端降雪天气。今年的这种极端天气可能对各类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有关部门须提前应对,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辽宁遭遇了特大暴雪。预计中东部地区降雪量达50—100毫米,创下近年新高。

黑龙江多地也发布暴雪红色预警,大雪厚度可达10厘米以上。面对罕见的重大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各地方也在采取有力措施,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放假通知!全国多地2024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学生们欢呼雀跃! - 天天要闻

这次东北地区出现的极端降雪,降雪强度异常强劲。特别是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雨雪量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局部处于特大暴雪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气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地区仍将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局部地区极端降雪风险较大,可能会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造成较大影响。

综合分析近年寒假时间变化趋势,这主要是为适应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减轻学生负担而作出的调整。增加寒假长度,给予学生更充裕的休息学习时间,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和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需要提高应变能力和管理水平,既满足广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也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可能产生的极端天气灾害风险,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