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大幕拉开,青年挺立潮头,奔涌向前,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山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吕天睿便是众多“弄潮儿”中的一个,他将青春奋斗融入时代主题,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在理想之路上展现时代青年的“芯”力量。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中大追“芯”人的世界。
近年来,我国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面临西方世界的技术围堵,正值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芯片高端技术人才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吕天睿对集成电路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2017年考入中山大学后,他努力奋进,在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潜心学习,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今后深耕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根基。
本科四年的学习,让吕天睿打下了扎实的集成电路学科知识基础,并于2021年以专业第2名的成绩保研至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为该院硕博连读研究生。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广东光大升学深造奖学金、深交所奖学金等诸多荣誉。
吕天睿获得的部分奖项证书
吕天睿的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他心怀解决国家集成电路领域“卡脖子”难题的伟大志向,在研究领域刻苦钻研,积极参加多项学科竞赛、课题组科研项目及企业横向委托项目,负责完成了3款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流片。他还与团队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竞赛作品,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这重要的、全国性的集成电路赛场上展现中大学子风采。
吕天睿(右一)与队友在集创赛现场作海报展示
吕天睿曾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全CMOS精确电容测量电路”课题研究。该项目立项阶段获评国家级立项,项目研究历时8个月,在结题评审中获评“优秀”,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该年中山大学共2项入选),也因此获评2021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奖学金一等奖。
吕天睿主持的大创项目团队所设计的芯片 相关成果入选第十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科研中,吕天睿专注学术,攻坚克难,无数次的实验与竞赛经历培养了他认真负责的态度。
生活中,吕天睿也将这种科研精神带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力量。
本科阶段,吕天睿曾担任中山大学音乐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带领社团成员组织了多场主题音乐会,并在社团内部参与和开展各类音乐技能培训,发展自身的音乐兴趣。他曾组建“万助乐队”参加第三十三届维纳斯校园歌手大赛,进入东校园十强,获优秀选手奖。
吕天睿还乐于向优秀前辈学习,相信交流中产生的思想共鸣,能够给予青年党员更大的鼓舞与震撼。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吕天睿作为学生代表,积极参加学院退休党员座谈会,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感受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如何将个人成才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吕天睿(左一)参加老党员寻访活动
交谈中,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筚路蓝缕、开拓电子信息领域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吕天睿。中大代代科研工作者砥砺报国之志的智慧之光影响着吕天睿,更坚定了他作为青年一代投身集成电路产业克难攻坚的决心。
芯片,以细微之变引起世界巨变。吕天睿为振兴国产芯片,发展中国芯片事业而深耕不辍,这是他的个人理想,也是中山大学奋进数十载的时代担当。芯片作为高端信息产业技术,对国家科技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多年来,中山大学围绕芯片“卡脖子”问题,为这一高端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芯片人才。
学校集成电路学院服务国家对高性能通用集成电路和高端专用芯片的重大需求,学院开设相关学科、专业,为培育集成电路人才为芯片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专注培养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高级人才,致力于国家急需的自主产权的高性能芯片的研究……
在学校的坚持和创新下,众多芯片技术人才接连涌现,为祖国芯片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中大还将继续培育芯片产业高端人才,扎根祖国大地,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新力!
欢迎关注“中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山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中山大学官网/官微、中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