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本科毕业捐款十万,让他们“行万里路”

2023年06月24日21:18:02 教育 1154

央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记者王娴)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该校本科毕业生王若妍为母校捐出10万元。这里面有她四年来所获得的4万余元奖学金。这笔钱将用于资助学校对口帮扶县的乡村孩子研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本周对话向母校捐款的毕业生王若妍,听她讲述“攒钱”与“花钱”的最优法则。

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本科毕业捐款十万,让他们“行万里路” - 天天要闻

王若妍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音频:对话王若妍

“一笔钱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它带来的幸福感就发挥了更大的效用”

记者:10万元捐款中,有4.9万元是自己攒的奖学金,另外还有爸爸妈妈“配捐”凑了整?为什么那么多奖学金会一直攒着没动?

王若妍:我自己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捐款的计划,希望毕业的时候把这笔钱捐出去。

其实从我第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就有捐款的想法,当时我通过报道了解到这笔钱是教育部用于资助学习成绩各方面比较优异的同学,我觉得,既然这笔钱是国家给我的,这是对我成绩的认可,我已经很高兴了,不如就把钱先放着,看有没有更需要的同学。

第二次是参加“文澜奖学金”的颁奖典礼,典礼现场苏正民同学的发言很震撼。那是我第一次遇到从凉山来的同学。我当时想如果能拿到1万元的奖学金,我更希望能捐给像苏正民一样的同学,帮助他们渡过成长的难关。在经济学原理中有个概念叫“帕累托最优”——一笔钱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它带来的幸福感就发挥了更大的效用。

后来,苏正民同学带着越西县5位凉山的同学到武汉来研学,我有幸参与,他们在行程中表现出对大城市的很多好奇。因为那次陪同,我坚定了要捐款让更多的孩子们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者:爸爸妈妈拿出那么多钱和你一起,是你“撺掇”的吗?

王若妍:我本来自己决定了要捐出奖学金,只是“通知”一下他们。没想到在和父母说完以后,他们希望再拿出差不多的金额,形成更大的合力。在毕业典礼上捐出10万元,其实可以让身边很多家长看到这件事的益处,一般大家想着给母校捐款是校友的事情,没想到校友的朋友和亲属也能参与其中。我觉得是很好的事。

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本科毕业捐款十万,让他们“行万里路” - 天天要闻

到武汉来“研学”的山区少年(受访者供图)

记者:学校预计如何使用这笔捐款?

王若妍:除了解决“读万卷书”的问题,捐一些书或者教育设备,我们还可以去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到生活环境不一样的地方走走。捐这笔钱的初衷就是希望让他们能“行万里路”。学校老师也非常支持,所以我们就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下专门设立了一个子项目,用于研学专项,让对口支援地的一些同学有机会到城市来,听一听讲座,看看博物馆和艺术馆。

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本科毕业捐款十万,让他们“行万里路” - 天天要闻

王若妍在毕业典礼上捐款(受访者供图)

“最珍贵的是汲取到的方法和学科思维品质”

记者:大学四年,奖学金和各种奖励拿到“手软”,你怎么总结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王若妍:其实我做项目和创造性学习的起步都比较晚,我大一下学期暑期才开始做社会实践的项目,一直处于失败的状态。但是我觉得遇到困难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在大学每个东西我能完全掌握,就没什么必要来拓宽眼界了。

我上本科之前学的是音乐方向,对于高考文化课和广播电视的知识了解较少,知识储备不足。不过既来之且安之,认认真真听好每节课,始终保持思维的状态,形成专注的习惯。印象最深的是经济学的通识考试,我复习的时候把这本书的题目从头到尾做了两遍,不记得的题目我都会把知识点翻出来重新学一遍。最后写了大概有三十几页的笔记,整理好后直接扫描发给了全班同学。四年来我都将笔记无偿分享给需要的同学,我觉得笔记本身不是最珍贵的财富,而是我在整理过程中汲取到的方法,还有学习这门学科的思维品质,这个是珍贵的。

记者: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参加过什么社会活动?

王若妍:除了学校组织的“小手拉大手”书信领航活动,我还参加过两次支教活动,由于疫情的原因,只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线上支教。我发现一个月的时间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帮不上学生特别大的忙,只能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面给他启发。比如在英语阅读中看到不会的生词,我教他怎样联系上下文的形式来揣测词的意思,猜完了再去对比原义,想想为什么不一样,在不断的思辨中提高思维能力,而不是等着老师灌输。后来我还寄了一些书给这个同学,得到家长很好的评价,当时觉得如果这个活动能一直开展的话,我想一直做下去。

记者:父母对你的决定持什么样的态度,家里是不是一直都是比较民主的状态?

王若妍:我们家是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家庭,不是为你好的那种心态,而是你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过的任何一种人生。可能他们知道你现在选择这个方向,未来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你想好了,想清楚了,你就可以去做,只要能承担后果就可以了。他们觉得“撞南墙”也是年轻人很重要的历练,所以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也比较早知道自己大概想过怎样的一生。

“我想看看别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需要我做些什么”

记者:正式毕业了,这个暑假有什么安排?

王若妍:我还在筹备,接下来要去两个乡村振兴基地。第一个在云南省盐津县,也是我们学校对口的扶贫县,我打算和同级的几名毕业生一起去看望我们之前的辅导员,他现在正在这里当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特长来记录现在的发展情况,让更多同学加入到扶贫工作中来。第二个是计划和学校老师一起来到捐款的援助地,凉山州越西县第二中学,了解同学们是否还有其他需求,形成手记,希望能够号召更多同学、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加入。正好这次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去这两个地方,也是第一次看别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需要我做些什么,这件事情可能比单纯的游玩更有意义一些。

记者:你以专业和综合成绩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未来学习什么专业?

王若妍:我目前学的专业是艺术学理论,在本科阶段我学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和电影方向,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进入艺术学理论的学术型硕士培养阶段,我缺乏的是理论方面的基础阅读和基本的学科方法。我想先把该读的著作都读一遍,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另外就是多看艺术展览,投入到具体的艺术实践中。第一是寻找个人的发展机遇,第二是为社会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普惠的美育教育,我们也一直在尝试这一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5月10日要闻速览 - 天天要闻

5月10日要闻速览

要闻速递拟录取!重庆23名学生保送清华北大近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有消息显示,根据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全市共23人获得清华北大保送资格。在拟保送清华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学有9人、重庆一中7人、重庆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及各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 - 天天要闻

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及各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

今天为大家汇总了2023年全国多所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及各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如下- 面向全国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广东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三亚市群艺馆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 天天要闻

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三亚市群艺馆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为提升行业影响力,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进文化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19日上午,由三亚市旅文局指导、三亚市群艺馆主办的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三亚市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人才专家库授牌仪式,在三亚市群艺馆一楼演艺厅举行。当日上午,主办方首先为出席授牌仪式的68名专家学者颁发...
澳大利亚留学保录取丨你不可不知的优势密码!你心动了吗? - 天天要闻

澳大利亚留学保录取丨你不可不知的优势密码!你心动了吗?

当谈及海外留学,你是否也对那片遥远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向往?澳大利亚,这片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国度,早已成为无数学子追梦的圣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澳洲留学,探寻其独特的魅力所在!01、顶尖的教育质量,孕育杰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质量在全球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