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2023年04月02日23:54:01 教育 1385

北师大教授温儒敏曾言:在未来的高考中,将有 15% 的学生做不完语文卷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变难了,语文从以前的很难拉开分数的科目变成了很容易拉开分数的科目,就拿我们班而言,月考的时候,班里语文最高分是130分,最低分是88分,两人相差了40多分,想要从别的科目补回这40分简直是难上加难,我看了一下她们的卷子,发现分数差距主要是从作文和阅读题部分拉开的,作文部分最高分得到了57分,最低分40分,差了17分。

高考的时候很多考生出了考场之后表示做不完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作文上,以前作文的材料很容易看懂,可能几分钟就能看懂了,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作文命题材料,比如2020年全国高考1卷的作文命题材料,想要看懂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

对作文命题材料的理解可以直接影响作文的分数,如果理解有偏差,而且偏差很大的话,那可能就是跑题作文了,注定了得不了高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高考作文。

《奋斗不息,跨越不止》

这篇《奋斗不息,跨越不止》是一篇议论文,文章标题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让阅卷老师能一眼看出作文要写什么,首段考生采用了一致的句式增加文采,引出话题,第二段由“双奥之城”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青年一代,更应奋斗不息,跨越不止,助力中国下一次跨越,助力中国梦实现。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文章的主体部分分为三层,也就是有三个分论点,考生用诗句描述前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也就是成功与努力坚持分不开,考生用谷爱凌、苏翊鸣的努力事迹作为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

第二个分论点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跨越的过程充满了挑战,跨越的征程会荆棘丛生,用徐梦桃和我国一些标志性项目工作的完成事迹作为论据,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

第三个分论点是“一起跨越,一起在跨越,一起向未来”,用我国的跨越式发展来论证分论点,尾段部分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联系自身,呼吁青年一同奋斗,上升文章的高度。

这篇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主旨鲜明,语言部分文采出众,是一篇非常不错的满分作文,很有借鉴意义。

《我想握住你的手》

这篇《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考生一直在描写一个人,刚开始的句子都是在夸奖这个人,用语言描述他的努力,不过这篇文章给人一种没有主旨的感觉,感觉就是在假大空的夸奖,纯纯再夸奖,没有内涵,最后一段揭示谜底,原来这个人是指小偷,写作对象多少是有点与众不同了。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这篇文章没有主旨,同时写作对象为非正能量人物,不符合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所以获得了零分,网友看到这篇文章后表示:再创新也不能写小偷吧,得0分真活该。

看了这两篇文章我们就能发现,作文的命题材料一定要仔细研读,只有仔细研读才能发现作文到底要求写什么,像记叙文这样有写作对象的文体,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能量的写作对象,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

高考零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网友:活该 - 天天要闻

经常会有同学问我怎么控制考语文时在考场上的时间,大家平时月考的时候可以带一个表,看一下自己写作文的时间,在高考的时候给自己留出比平时多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一定要给自己多留出一点时间才能保证作文能很好的写完。

写作文的时候不要着急,冷静下来,将状态调整到最好,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先列个提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跑题,写作文的时候也不会写着写着就短路,不知道要写什么了。

对于如何写好一篇作文,你们怎么看呢?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八成以上科学教育资源互联互通 这张地图今点亮 - 天天要闻

八成以上科学教育资源互联互通 这张地图今点亮

一张特别的“数字地图”,将科教基地、优质课程、专业师资、实践活动等“一图汇聚”,打破资源壁垒,开启“校内外贯通、个性化支持”的科学教育新生态体系……近日,静安区率先构建“科学教育数字地图”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全域科学教
“作文之星”风采|连政:学会观察,半个鸡蛋壳写出“生命奇遇记” - 天天要闻

“作文之星”风采|连政:学会观察,半个鸡蛋壳写出“生命奇遇记”

当语文课本里的素材,遇上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就读于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二(4)班的连政,以课本素材为内容,用独特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写出《一个万能的鸡蛋壳》,为读者绘就了一幅趣味盎然的童趣图景。5月13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连政及其家长进行了采访。当谈及为何以“...
生命的考卷 - 天天要闻

生命的考卷

5月10日,山东省2025年春季高考首日。考场内,考生们奋笔疾书技能成才的理想。而考场外,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则交出了一份关于生命的完美答卷。当日清晨,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联手,在短短7分钟内将突发心梗、命悬一线的同学送往医院,并通过专业的急救措施成功挽回生命。姜昭鹏与王涛2位生命...
首次在粤招生有何吸引力?南都校探走进西湖大学探寻招生特色 - 天天要闻

首次在粤招生有何吸引力?南都校探走进西湖大学探寻招生特色

南都讯 今年,西湖大学首次在广东省招生。那么,在西湖大学可以读哪些专业,什么时候需要选专业?在这里又能遇到哪些名师?本科生住得如何,校园生活又会怎么样?5月13日,南都校探记者走进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实地探访该校校园环境、专业设置、书院文化、今年招生等情况。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正门。俯瞰西湖大学(云谷...
中本贯通:三梯度考生的救赎?还是深坑? - 天天要闻

中本贯通:三梯度考生的救赎?还是深坑?

广州中考,真是一年比一年变化大!去年新增“综合高中”试点,今年又放了个大招:新增“中本贯通”试点,7年学制,直升本科!从学制安排上不难看出,这次试点的3+4“中本贯通”试点,有点类似于中高职“3+2”的升级版:从直升高职“进化”到了直升本科
武汉扩容“大课间”,家长也要给力丨九派时评 - 天天要闻

武汉扩容“大课间”,家长也要给力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代君 从“成绩优先”到“健康第一”,武汉正在探路扩容中小学体育运动“大课间”。据报道,今年春季学期以来,武汉市在落实体育课的前提下,全市推进初中、小学每节课由45分钟调整为40分钟,对每天8节课“多”出来的40分钟进行了重新分配:大课间由25~30分钟延长到40分钟,剩下的25~30分钟则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