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2022年11月03日12:02:05 教育 1601

家长和学生之间最无法逾越的鸿沟就是沟通的断层:学生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家长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驴唇不对马嘴。

这样的无交集沟通,在学生上大学之后频繁出现,因为空间的限制,家长做不到像初高中时那样,能每天都陪伴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学生在大学里的见闻,有时候喜欢和朋友分享,家长也想听,但是接通电话话题是老生常谈:吃饭了吗?上课怎么样?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时间一长,学生反感,觉得家长怎么如此跟不上时代,于是打电话的次数逐渐减少,即使有通话,内容也是要生活费,那个在电话另一边欲说还休,内心忐忑的家长,学生看不到。

有的同学和家长硬刚,一言不合双方都不理睬彼此,被伤透心的家长,更是一气之下拉黑上大学的女儿,那么这种做法真的是明智的吗?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一位母亲发文说自己拉黑了上大学的女儿,原因是“累了,每次打电话都不接, 信息不回,要钱才想起我。”

这是一个家长对学生的控诉,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家长只是感叹自己辛苦多年,供学生上大学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全靠的是自己,“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到头来彼此关系僵硬,满是心酸。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在中国式的教育中,大多数家长给自己设定的职责是,负责学生的教育问题,而法律也规定,家长有义务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有操不完的心,择校,找好老师,哪门科目吃力还得额外补习,青春期的叛逆,高中时期的紧张学习,再到高考报考,这还只是一小部分,都需要家长的亲力亲为。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如果说到头来学生上了大学,每个月只知道自己没生活费了,才来一通电话,家长的关心全被学生排除在外,难道真的是学业繁忙吗?不过是不想回复罢了。

也许这是一个单亲妈妈,学生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有着诸多的不得已,但这位母亲发文的评论区中,可以看到不少正常家庭也会感同身受。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很多家长感同身受,和家长“谈崩的”不只是大学生,还有中学生

“女儿22岁,除了讨钱,平时不联系,不上班还不让说,说了就是吵架,也拉黑了。”这是一位大学毕业生的家长所说,学生上了大学,缺乏沟通,毕业不好好工作只知道伸手要钱,家长实在对这样的“巨婴”无奈。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儿子十四岁,上学期迷恋电子产品,差点给我气疯”,这是一位初中生家长的控诉,在初中这样关键的学习时期,没有心无旁骛地学习,老师管理不听,家长一说就反抗,真是没了办法。

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家长做不到都拉黑,在这些看似教育失败的案例中,都是家长在诉说心酸,其实换个角度想,可能学生自己也会感到尴尬,只是不知道如何分说罢了。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国式家长的心酸,双方都该反思

家长和学生之间缺乏高质量的沟通。学生长大了,他们的世界被学习、游戏、交朋友填满,但家长浑然不觉,还整天和学生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态度好的同学,敷衍应和几句,态度不好的,直接摔门走人,所以家长的话题也该与时俱进。

叛逆期的中学生,家长得学会给空间,学生的抗拒心理从哪里来?家长无从知晓,连学生也抓不准自己究竟在气什么,也许是成绩的不堪,也许是朋友的疏远,又或许是生理发育的紊乱,这个时候让学生还做“乖乖仔”就不现实,适当给予空间让他们自己消化是可行的。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已经成熟的大学生,家长避免不了要经历“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情,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必追。但笔者想说的是,努力想跟上大学生的节奏,在网络努力学习新梗,想靠近学生一点的父母,学生怎么忍心和他们渐行渐远?

双方都应该为彼此的进一步融洽而努力呀,不能单纯地要求一方全心付出,该反思自己的时候就该反思,拉黑学生可能是一气之下的冲动行为,不和父母说话也可能是学生一时的心绪不平,但父母子女一场,本应其乐融融,何必剑拔弩张,相对无言呢?

“我对你百般好,你只嫌我烦”,母亲拉黑上大学的女儿,满是心酸 - 天天要闻

今日话题:你和孩子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关键,利用暑假背完3500词 - 天天要闻

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关键,利用暑假背完3500词

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非常重要。每年都有中考英语接近满分的同学,在中考结束的暑假不背高中英语3500单词,导致高中一开学就不及格。即便背了单词,如果不按照应试要求优先掌握单词的意思,也可能导致低分的情况。在高一开学之前,如果能背完高中的3500词,熟练度达到“看到英文可以条件反射说出中文意思”,高一难度的试卷...
青年外交官模拟大会颁奖礼在中西创新学院落幕 - 天天要闻

青年外交官模拟大会颁奖礼在中西创新学院落幕

由澳门基金会赞助,中华青年进步协会主办,中西创新学院、国际青年绿色设计创新联盟、大湾区竞争与产业发展研究协会、澳门模拟联合国交流协会协办,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支持的“青年外交官”模拟联合国大会,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中西创新学院中土大
多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被清退! - 天天要闻

多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被清退!

据中国新闻周刊近日报道:不法分子利用考场安检及信号屏蔽缺陷,竟成功让十余名考生作弊入职事业单位。“断崖式分数”牵出跨省作弊利益链2023年6月,重庆市万州、黔江等17个区县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
考编成绩“断崖式”领先?清退作弊者确保用人公平 - 天天要闻

考编成绩“断崖式”领先?清退作弊者确保用人公平

摘要中青评论有关部门有必要在事前防备、事后纠察两个方面同步发力。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对一起公职招考作弊案展开深度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报道显示:2023年8月,重庆警方查办一起公职招考作弊案,在当地一场事业单位招聘联考中,多名考生笔试成绩“断崖式”领先,引起有关部门怀疑。警方调查后,一个分工明确、配合紧...
先睹为快!2025军校录取通知书亮相第一弹 - 天天要闻

先睹为快!2025军校录取通知书亮相第一弹

来源:中国军号客户端高考出分后最令人激动的时刻莫过于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2025军校录取通知书第一弹看看你的学校位列其中吗?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今年6月28日陆军兵种大学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三所新调整组建的军校举行成立大会三所新军校均为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会招收...
780分难保上重点!辽宁中考卷出新高度,沈阳第一仅差4分满分 - 天天要闻

780分难保上重点!辽宁中考卷出新高度,沈阳第一仅差4分满分

今年的高考被大家吐槽,好像变得更“卷”了,其实是高分学霸变得更多了,这对中上段的学生来说越来越不友好。就像在河南,今年700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北,这似乎有点太夸张了。不过看了中考的竞争程度之后,突然就明白为啥现在的高中有这么多高分学霸了。因为
图书馆内“露脚”,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 天天要闻

图书馆内“露脚”,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实习生 蒋子欣 王乐乐7月8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内出现不文明现象,图片显示,多名男子或打赤脚或穿鞋躺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网友吐槽称,自己此前曾在沙发上休息,评论区也有网友表示,平常在图书馆休息时会把头靠在扶手上,现在看到有人将脚放在扶手位置,感到非常不适。截至发稿,...
5万、8万、10万,学位论文为什么越写越长 - 天天要闻

5万、8万、10万,学位论文为什么越写越长

一位同学在论文写作时电脑周围贴满提示2025年6月底,正在读研二的刘艺,学位论文已经写了6万字。而6万字,只完成了她计划的60%。从去年开始,按照新出台的《学位法》,学术学位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进行实践成果、其他规定的成果答辩。这对于为学位论文费尽心力的学生而言,或许意味着一种解绑。但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