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2022年10月18日15:33:45 教育 1586

学生教育乃重中之重,容不得出现丝毫的马虎大意,而家长们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也可谓是煞费苦心,恨不得在幼儿园阶段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发展,与之而来的便是学生之间越发的“内卷化”,以往学生稍一努力便可获得不错的成绩,但内卷也让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落后于他人,而家长们在心疼学生的辛苦之余,也是无可奈何。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而中考和高考作为学生们的必经“关卡”,想要顺利通过也并不轻松,尤其是还有“中考分流”这项大挑战,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生怕被分流到职高技校等。而人大代表呼吁“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并且缩短学制,但教师却面露苦涩。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以往很多家长对于中考并不重视,觉得不管多少分数都能够上高中,但随着中考普职比的调整,中考分流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直呼“太难了”,而与之而来的便是“取消中考分流”的呼声越发高涨,就连很多教育专家也认为该取消。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人大代表甘华田便呼吁:“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应缩短学制”,他认为应该将小学缩短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实行“5+5”的学制模式,还能够缓解教育焦虑等。

而甘教授的发声,也可谓是说出了诸多家长的期望,如此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学可上,并且还表示考试应该是“达标式”考试,而不是选拔“尖子生”,只不过教师对此却面露苦涩。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毕竟缩短学制也意味着要将知识压缩,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加深厚的理论知识,这显然也是“强人所难”的,更何况每个学生的学习天赋和领悟能力不同,本身学生的学习时间便是有限的,若是一经压缩那也会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

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成倍增加,虽说甘教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但却并没有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提议也有些欠妥呀,也难怪教师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了,看似缓解教育的焦虑,但实际不过是增加学习压力罢了!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学习并非“一日之计”,缩短学制有利有弊,家长也应客观看待

正所谓世上没有“感同身受”的事情,除了甘教授之外,还有北大教授姚洋梁建章教授等,都曾建议取消中考缩短学制等,但其实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缩短学制对学生而言也有诸多弊端,比如学习压力过大、任务重时间紧、学习难度增加等,以及学习情绪会容易出现“抵触”等。

家长也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并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学生教育,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学霸”,循规蹈矩的学习方式也更适合大部分的学生。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而笔者认为,学习压力较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学生需要勇敢面对的事情,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取消中考分流”等事情上,能否实施还是个“未知数”,而学生不妨认真对待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争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的迎接学习上的困难与挑战!

学习如“逆水行舟”,学生也应摆正心态,不辜负教师的心意

教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而不断的进步,但不论是取消中考分流还是缩短学制等,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都需要耐心等待,并努力保持端正的学习心态,家长也要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学生也应认真听讲老师讲课,争取将思路跟老师保持一致,而不是上课溜号、走神等,那即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再出色,也不过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所以家长也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才能获得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

而且学生也要对学习有着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清楚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什么科目,并努力提升弱势科目,争取让自己没有“短板”,而学生在努力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争取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进步,毕竟光是学习成绩出色还不够,所以学生也要重视自身的素质教育。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笔者寄语:中考分流是把“双刃剑”,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流的学生会很差,依然能够继续向上提升学历并成为技术型人才,所以学生和家长也要端正心态,而学生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跟随老师的指引不断前进,也希望学生能够取得更出色的成绩,并具备正确的爱国主义思维和教育理念!

话题:你对甘教授的呼吁有什么看法?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 天天要闻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 天天要闻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通知》要求,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 天天要闻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河北省晋升副主任医师到底难不难呢,其实单看晋升文件要求并不难,但还是会有医生不知道怎么准备晋升材料,比如要求的5份临床病案报告:一、提前多久准备临床病案报告适合临床病案报告提前准备的时间,通常需要结合晋升申报周期、病例累计需求以及材料打磨周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 天天要闻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当人工智能叩击思想之门,当超大城市脉动触手可及,当求知的课堂延伸向更丰富的社会角落……这个夏天,一群少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扬帆起航”,向辽阔的哲学社会科学天地探索。今天,第三届“大师面对面——上海新时代好少年社科夏令营”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营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 天天要闻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网传微信群聊记录截图。图/社交媒体 7月7日下午,瑞昌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听说该事件,已将此事记下,之后...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 天天要闻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昨晚,对于许多中考生家庭而言,是个不眠夜——许多原本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录取中滑档了。一位知名重高教师昨天深夜发出一段文字,安慰那些没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孩子。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让不少尖子生在今年中考的分配生名额录取中,没能顺利录入心仪的学校。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等生迎来了意外之喜。这...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 天天要闻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排名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尺,然而部分高校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提升世界排名的捷径,这一现象看似精明,实则荒诞,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严重扭曲,本质上是一场背离教育初心的闹剧。世界主流大学排名体系中,国际化指标(如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