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栖霞教育之家_学校新闻】
【耕读坝小】“同伴效应”在幼小衔接课堂中的作用
——“同伴互助”模式下“幼小衔接”课程研究系列活动报道
为进一步验证“同伴互助”模式下“幼小衔接课”的活动策略的价值,八卦洲中心小学“幼小衔接”课题组,从不同学科出发,研究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0月9日上午,伴随着集团“德法教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组成员蔡学廉老师,选取了1节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课了》,从多角度为组内老师带来一节生动、活泼的研究课。课题组成员以及集团教学领导参加了本节课的学习和研讨。

本节课,蔡老师为实现:引导过渡期学生做好“正确的课前准备”,帮助过渡期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两个方面的目标,带着中心校一(3)班的孩子渡过了愉快的40分钟时光。课堂上,蔡老师和孩子一起观看卡通,讨论漫画,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蔡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写道:在做课前准备时。一位同学说:自己因为看到别人拿出“道德与法治”书,所以也跟着拿出了书本。在课堂听课时。有同学看到别人发言积极获得老师的表扬,自己也想像他一样,于是“约束”自己“认真听”、“坐坐好”、“积极举手”、“大胆提问”。

课上,大部分孩子都能够端正地坐好30分钟甚至更长,反映了孩子们对于小学课堂的逐步适应,这也是同伴效应,在幼小衔接课堂中的积极影响。接下来,课题组将继续以课堂为抓手,深入推进课题研究,验证总结提炼的衔接策略,让课题植根于课堂,让课堂滋润于课题。
图文:洲小集团“幼小衔接”课题组
审核:施鸿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