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众人的视线中,某位学生拿着一份清华或者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在人群中狂奔的话,这个学生必然会成为大家的焦点,并且会收到阵阵的掌声。要知道考上清华北大是多么的不容易,有多少学生在儿时立志要考上清华北大,可长大后才发现,那仅仅只是一个梦罢了。
对于这些如愿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来说,肯定是无比幸运的,未来的发展可谓是前途无量。然而有不少清北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出国发展,对于人才的流失不少网友表示惋惜不已,难道这些优秀人才就没想过留在国内做贡献,非得远走他乡吗?异乡又有何魅力所在?
对于这种现象一位47岁的硅谷华裔女高管是很有发言权的,对此,她也说过一句话“回国我只是大妈而已,要么带孩子,要么扫大街”。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主要还是年龄问题,我们都知道国内的事业单位在岗位上是有年龄限制的,但凡高于35岁就没有报考资格了。即便有些岗位条件会松一些,可对学历有要求,没有研究生的学历根本就进不去。
想进入国企吧,又不太现实,国企大多岗位是对应届生开放的,往届生的选择空间非常小。一些条件好些的私企也不太好进,依然是年龄问题,即便你能力再强,在年龄面前只能被拒之门外。可在硅谷就不一样了,他们只看能力,就算你不再年轻,主要你能力在线,就会聘用你。
这位女高管的一番话是非常露骨的,但是却很现实,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也正因如此,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留学后就直接留在了国外,与其回到国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待在国外选择更多的工作机会。再说了,国外不仅机会多,薪资收入也高,休息时间也充足,屋价也低,这些都是回国享受不到的。
在现实面前,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们会留在国外其实也是理解的。但是留在国外也不能说明他们不爱国,爱国之心是不分地点不分时间的。就像有些学生虽说人在国外,但是他却能为祖国的公益事业献出一份力,当灾区需要援助、贫困学生需要帮忙的话,他们会毫不吝啬,这种实际行动何尝又不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做人不能忘本,不论身在何处都应该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至于最终决定在哪里发展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一个人,如果价值得不到体现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毕竟谁都想获得自己应有的薪资和报酬。
有些人觉得,这位高管既然这么有能力,如果回国的话肯定会被重视吧!高管和大妈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对于她留在美国的表现这些人并不理解,想留在美国没必要说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自私就是自私。
仔细品品这位女高管的话其实还有有几分道理的,想想看,如果回国后如果没有适合的岗位给到她,或者没有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即便到了47岁也难以成为高管,而此时此刻,结果好像跟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既然身为中国人,即便国外再好,毕业后就得回国发展,就算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选择自主创业也是可以的嘛!然而创业不是喊两句口号或者光凭自己一番热情就可以成功的,无背景、无人脉、无经济基础谈何创业?
生成功创业的例子现实生活中确实是有,但那只是少数,大多数毕业生都是进入职场,成为一名基层的打工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发达、经济形势的改变,创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
如果留学生在国内掌握了先进技术,回国的话自然是极具优势的,不仅被重视还会被优待,可企业高管不一样。管理人才国内并不缺,甚至很多的企业都备有储备人才,所以这些高管回到国内不一定会被待见,国家更需要的是一些复合型人才。
所以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留在国外是更适合他们的,也是从多方面考虑而做出的决定。
由此看来,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面对是否出国留学以及今后有没有必要留在国外发展的问题上。就业是毕业生必须要去考虑的问题,肯定是要做长远打算的。
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孩子未能考上普高的情况下,会安排孩子出国留学。当然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的学生觉悟比较慢,或许到了国外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会突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最终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也是极有可能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否则即便到了国外,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反而会拉大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留学也好,不留学也罢,学生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虽说国内的毕业生竞争压力大,工作也没那么好找,但只要前期足够努力,并且有清晰的规划的话,工作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可不管怎么说,留在国内肯定是最好的,毕竟自己的根在这里,情怀在这里。虽说国外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有很多不好的一面是我们看不到的。尽管国内就业压力大,但这不能当做自己逃避的借口和理由,有勇气有准备的人都是迎难而上,只要肯努力,肯坚持,在国内依然可以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