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申报职称之前,一定要检查自己发表的期刊,避免把“假期刊”当成真期刊投稿,否则后果会很严重。今天彭老师就单独写一篇关于职称论文发表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江苏个别城市(如苏州、无锡)对论文发表不再是申报职称的强制性条件,但在评审时,发表的论文仍然是业线成果重要的加分项。所以一般来说,为了增加通过概率,大部分人都会发表论文。
如果我们不发表,相对于其他已发表的同学,会处于一定的劣势,所以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推荐你发表论文。
如果你发表论文是为了申报职称,那么我们需要重点控制好相关的时间节点。很多人认为在申报职称的时候拿着论文去投稿可以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论文发表是有过程的,是需要时间的,一般建议需要提前几个月准备。
目前江苏对论文的见刊时间计算到当年3月底,也就是说当年4月份的期刊在申报当年职称时是不能为业绩成果加分的。(对比浙江已经要求上一年度12月底之前的期刊,也就是说当年的杂志不能给当年的职称加分,必须是上一年度或之前的)。
如果打算明年申报职称的同学,尽可能在今年年底将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最迟不可以超过3月底见刊,否则就失去发表的意义了)
职称评称对于论文发表的期刊是有要求,首先,需要发表的期刊是正规期刊,而不是“假期刊”、“套刊”;否则将视为材料造假,取消评审资格并予以处罚。
辨别期刊是否正规,可以从期刊的刊号来判断。首先,没有正规刊号的期刊肯定是非法出版物,不可使用。对于某些有刊号的期刊,我们可以在“新闻出版署”的官网输入进行查询。在职称评审中“非法或不规范”的刊物是不予认可的。
其实各地职称办,对期刊的级别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可以关注当地职称办官方文件)。一般来说,申报“地市级”高级职称时,会被要求发表在省级以上或核心刊物都可以;申报“省级”高级职称时,会要求发表在国刊或核心刊物,具体看各专业对应的评委会的要求。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发表的期刊需要是正规期刊;其次,职称申报时,所提交论文的专业方向要与申报的职称、类别一致,也要与本人目前工作的专业一致。同时,用于申报本级职称的论文必须是在获得上一级职称后发表的,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