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意的考生,也值得被“看见”

2022年07月03日22:26:14 教育 1873

那些失意的考生,也值得被“看见” - 天天要闻

文 | 汪灿


重庆一名女生高考失利,未能报考心仪的西南大学。她在微博上向@西南大学发私信,诉说沮丧和迷茫。没想到,@西南大学很快以“小作文”回复鼓励:你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怎么能描述为“死在这个夏天”呢?换个角度,不如向死而生,在这个夏天,生长出新的人生。目前,女生已决定复读,明年再次冲击目标。


这件事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表示有被校方“暖”到。的确,校方面对一位今年无缘该校的失意考生,没有选择性忽视,而是及时送上鼓励,这是对个体的“看见”和尊重。据报道,回复女孩的是校方官微运营团队的一名同学。或许,作出回复举动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人们愿意善意地去相信,拥有这样官微运营人员的大学,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网友评价此事是“最好的招生广告”。


那些失意的考生,也值得被“看见” - 天天要闻

那些失意的考生,也值得被“看见” - 天天要闻


每年高考放榜后,总有很多考生新闻引发关注。这几年,“高分考生查到分数,一家人欢呼雀跃/父母哽咽”类的视频,屡屡冲上热搜,人们隔着屏幕感受到同款喜悦,也不吝送上真挚祝福。是的,谁都明白高考的重要性,懂得考一个高分、考上理想大学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意义,也能将心比心地理解孩子们和家长们的不容易。


但我们也不能忘了,高考作为一场选拔性考试,有成功者必然有失意者,有欢呼者必然有黯然者。而且,失意者中,除了部分是没有达线者,还有一些人属于本可以考得更高的分数、上一所更好的大学,但高考发挥失常。有时候,这种失常,可能还是某种意料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换句话说,高考考得怎么样,除了一条条清晰可见的分数线、录取线,每名考生也有自己的评估标准。比如,今年感动很多人的“扭扭车男孩”张亮,考出了超出一本线44分的好成绩,但他不无遗憾地说,“和我平时在学校考试的成绩比还是不够好”。


那些失意的考生,也值得被“看见” - 天天要闻


社会发展到今天,高考虽然重要,但已不是成才、成功的唯一途径,这已是共识,也是常识。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考生家长,越来越能用理性的态度对待高考和失意考生。但作为身处这一人生节点的考生来说,往往是“当局者迷”“道理都懂,依然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对他们多一点理解、体谅、关怀,帮助他们尽快走出沮丧期,重新振作起来,理性做好今后人生道路的规划和选择,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


关怀的第一步,正是“看见”。在学霸光环、名校崇拜、招生诉求之外,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应当有爱心、有耐心地去聆听失意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失落与不甘,愿意站在人生和社会的维度鼓励和引导他们走出低谷期,以年轻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去面对一时的失意。这种善意和暖意,不仅能助力一名年轻人走过眼下的困境,也能为他们今后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向他人释放善意积攒经验值和能量。


那些失意的考生,也值得被“看见” - 天天要闻


除了失意者,还有高考中的特殊群体,比如“扭扭车男孩”这样的残障考生。考出高分,我们固然要为他们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斗志点赞,但对待那些刚好达线或落榜考生,也要给予特殊关怀和帮助,比如关注他们是否会因为残障遭受不公平的录取待遇,高校是否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学习生活环境等。这种关注甚至应该延长到他们毕业之后的求职处境。


换个角度看,考生面对高考失意,没有独自消化,而是向心仪的大学倾诉这也是当代年轻人的新气象。要知道,这种倾诉很有可能是得不到回应的,女生在发私信前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她或许也早就明白,即便大学回复了、鼓励了,最终能作决定、改变现状的只能是自己,但她仍这么做了,这是一种对社会善意的信任。


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旅程,成功和失意是相对的,也是一时的。为成功者祝福鼓掌,让失意者有力前行,是社会有人情味的一面。



文字:汪灿

图片:新浪微博、新华网

朗诵:王茜

责编:王远方

编辑:孙岱 邢妍妍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 天天要闻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一、目的:向家长宣传我校办学成就,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措施与成效,说明学生在校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时间、地点:报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开始,11:30结束。地点在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 天天要闻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如何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的课题,更是所有类型高校共同关注的方向。2025年“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涵盖开幕式暨主论坛,两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和一...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 天天要闻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当今世界,还是有很多家长花几大千甚至上万(某网红志愿填报公司动不动一个名额1万多)去找高报师给自己孩子填志愿,你们觉得真的值得花这个钱吗?还是智商税?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 天天要闻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础教育的教与学;向上,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甚至有人说今年的高...
偷录手机通话能作呈堂证供吗? - 天天要闻

偷录手机通话能作呈堂证供吗?

苹果手机系统升级,增加了支持通话录音功能,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在当前的民事诉讼中,有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将通话录音作为证据提交法院。那么,通话录音能否作为证据?偷录的通话录音是否具有合法性?符合证据要求的通话录音又该如何采集?(图源网络 侵删)通话录音可否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交?如今,通过手机打电话、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