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迎新季,各大高校校园里来了很多新面孔,让欢腾的校园更加充满青春活力。昨日记者获悉,在我省高校大一新生中,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2101班学生寻镑因“数千里骑行”走红校园。按照报名时间估算好,他和父亲提前22天出发,两人、两车,骑行1500余公里,跨过长江,翻越秦岭,靠着毅力排除一路上的困难险阻,准时在9月11日准时赶到陕西中医药大学报到。谈起骑行的这段经历,寻磅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路收获很大,领略了不同地方的风景和风土人情,也磨练了意志。
挑战 体能训练和装备都备好
肥胖、身体健康指数低下是大多数高三学子的通病,于是“骑行”的想法在高考之前就在寻镑心里埋下了种子。暑假时,他向父亲提出了骑行到学校的计划,父亲对他的这个决定非常认可,父子俩一拍即合。路途遥远,又翻山越岭,对于没有长途骑行经历的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所幸,我爸有一位喜爱长途骑行的朋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比如,一些装备的采购和路线的规划,简单的衣物、药品、修理设备、地图便成了最重要的行李。”
寻磅在校园里
记者了解到,在骑行计划开展前,寻磅父子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体能训练,通过跑步等有氧运动和短途骑行结合来进行锻炼。据寻镑回忆,在童年时期,曾加入过部队的父亲就对他的身体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他曾学习过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在浏阳河里和父亲一起游泳也是他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出发 每一公里都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在做好充足准备后,寻磅父子8月19日从湖南省浏阳市踏上了旅途。“我们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6点准时出发,每天按照规划的路线去走,中午天热时休息一会,晚上就可以安排好住宿,顺便可以在当地转一转,感受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寻磅说,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旅行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
旅途很辛苦,也有温暖,在经过酒店和乡镇、村子的时候,大家对这对父子很好奇,也很关心,在当地人帮助下,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路过一个乡镇时,当地人还很热情的给他们拿了自家的蔬菜水果当做路上的补给,“心里暖暖的,大家的助力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就这样一路坚持下来了。”寻磅说。 一千五百多公里,每一公里都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也会遇见不一样的人,还有不一样的故事,极端天气的突发和路线受阻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虽然令人很心恼,但却无法阻挡父子俩对之后骑行路上美丽风景的向往。当父子俩骑行到郧县时,正好遇见前方道路塌方,不得不临时替换掉规划好的路线,比计划的骑行路途要多走几十公里。
收获 磨炼意志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强大
经过不断的努力,9月8日父子俩人终于到达了秦岭。期间还遇到暴雨,路也封了,全身湿透的他们找不到路。寻镑说,这天他们已经骑了六十多公里,如原路返回商洛,下一个六十公里是对父子俩体力很大的挑战,这对已骑行很长时间的父子二人来说基本是不现实的,如果改路线走蓝田,核酸检测结果不能及时出来,在11号的时候肯定无法准时去学校报到……幸运的是,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完成这段骑行。 经过22天的骑行,终于到达学校。据介绍,父子俩除了中间因各种原因休息三天外,每天平均骑行80-90公里。1500多公里的骑行旅程对寻镑影响很大,他说,在途中可以静下心来,远离喧嚣,和自己,和大自然进行深入对话。来到学校后,要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坚持锻炼身体。
“一趟骑不但领略了沿途的好风景,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我的意志,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强大,在学习医学方面更有动力。”寻镑说,骑行与学习本质上比较像,虽然过程是个相对痛苦的过程,但结果却是收获满满,幸福感满满。“我很感谢父亲,他总是给我满满的父爱,给我引导与支持,和他的相处点点滴滴总是让我受益匪浅。”提到父亲,寻镑的眼神更加明亮了起来。
来源: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任娜 通讯员 王冰瑜 申阳 图/陕西中医药大学提供
编辑:王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