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2021年09月04日21:58:25 教育 1415

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双减”已经成为教育“热词”,济南市历城区华山第三小学积极响应号召,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

一、优化集体备课,提升效能。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备课活动中,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有的备课组关注教材“新要求”“新角度”“新内容”,凸显“新”的内涵,精准提取“知识要素”,实现单元“知识要素”的有效生成。有的备课组紧抓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特别是设计背后的新理念,让教学有了“靶心”。还有的备课组除了对各个单元的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剖析之外,还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典型例题分析”等方面论述自己的见解与做法。

二、优化教学过程,落实“五有好学堂”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五有好学堂”作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双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了互动反馈环节,借助互动反馈实施问题导学,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准化、有效化。老师们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通过课堂上的精讲多练和讲练结合,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三、优化作业布置,多方协调。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作业布置和批阅、检查的各项标准,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做到数量适中,质量有保证。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准备记作业本,养成认真记录作业的习惯。教师根据学情及作业内容采用集中反馈、个别面批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作业起到指导、巩固、延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动力。

四、优化学科活动,学用结合。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学校坚持课内学法,课外运用,先后开展了“口算挑战赛”、“汉字听写大赛”和古诗考级活动,并将课外阅读和主题教育相整合,围绕建党100周年和读书节、文化节,向学生推荐高品质的课外读物,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潜移默化中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五、内容多元让服务多彩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学校积极开发延时服务课程项目,开设自主学习课程。值班教师严格组织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值班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济南历城区华山三小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学校共开设72个社团,有人文类的经典诵读、快乐作文、课本剧等;文艺类的舞蹈、合唱、书法、美术、戏剧、手工等;体育类的足球、篮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武术、跆拳道等,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大大充实了师生的课外生活,为校园生活增色添彩。

同时,华山第三小学加大了常态检查力度,重点督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常态工作和课后服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及时整改,通过督导评价引领提升,有效地推动“双减”工作的顺利实施。(来源:济南华山三小)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 天天要闻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雁栖湖校区举行。该校7114名博士毕业生、8108名硕士毕业生、394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清晨5时许,一辆特殊的列车从北京北站驶出,这是国科大的毕业专列“科学号”。
增分100分以上的复读生有话说(三) - 天天要闻

增分100分以上的复读生有话说(三)

我校25年高考复读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占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占比59.7%物理组合平均分496分历史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组合强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 天天要闻

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经结束,千万考生家庭进入等待查分阶段。然而,在这段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日子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编织各种“提前查分”、“内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标”、“花钱保录取”陷阱,利用“焦虑”牟利,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