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78岁高龄考生成功考取驾照

2021年06月08日15:35:01 教育 1688

6月4日,聊城经济开发区机动车考试中心收到一面锦旗,上面“高效便民 规范驾考”八个大字十分显眼。

锦旗落款为“考生刘士臣”。刘士臣是一名78岁的高龄考生,就在5月26日,他顺利通过C2驾驶证考试的全部科目,成功领证。

聊城78岁高龄考生成功考取驾照 - 天天要闻

刘士臣成功领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考试中心负责人贺安刚表示,这是中心目前年龄最大的合格考生,中心工作人员一路见证了老人考试过程中严肃认真的态度及娴熟的驾驶技术,这种努力拼搏的劲头的确值得年轻人学习。

自2020年11月20日起,《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在全国推行,放宽了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新规实施后,聊城各个驾考中心陆续出现七旬、甚至八旬考生。

一路被“关照

78岁老人成功拿证

虽然才拿到驾照不久,但刘士臣已经可以稳稳地开车上路了。就在前几天,他在儿子的陪同下,开车去滨河大道遛了一圈,“感觉非常好”。

提及自己的驾考历程,刘士臣说得最多的是受益匪浅。他说,最初面对理论考试中3000多道题的题库有点怵,甚至在做题的过程中完全曲解题意,一点点啃“硬骨头”,最终顺利通过了科目一,直至最后的文明驾驶科目考试。

相对于多数人考取驾驶证的强烈目的性,刘士臣更在意的是从中学习知识。他说,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实际却是驾驶人开车上路必须要牢记的常识,“路上行车可不分年龄大小,安全行车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5月26日,顺利通过全部考试科目的刘士臣,领到了自己的机动车驾驶证。6月4日上午10时,他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贺安刚手里,感谢考试中心给予自己的“关爱和照顾”。

刘士臣所说的“关照”是考试中心针对年满70周岁的高龄考生,开辟的“绿色通道”,同时针对这些特殊考生给予特殊关怀的工作模式。正是有了考前减压的贴心服务,加上自己严肃认真的训练态度,刘士臣仅用时3个多月,就成功拿到了驾照。

而对于开车上路,刘士臣有着相当好的心态。当问及因为行车缓慢被“路怒族”催促怎么办时,老人坦率地说,遇到这种情况,就主动让个路。年轻人要上班,他们的时间更为紧要。

刘士臣说,开车上路最重要的是规范行车,礼让行人,保证安全。而这,和驾驶员多大年纪并没有多大关系。

低速电动车限行

催生驾考“高龄考生”

这么大年纪了,为何还要辛苦地去考驾照?

刘士臣说,最初是远在北京的大女儿,首先跟他分享了这个好政策,并鼓励他去报考。之后,大儿子两次送他去考试中心应考。整个考试过程中,孩子们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几个老朋友也纷纷心动,去驾校报了名。

对此,贺安刚分析认为,这些年逾七旬的高龄考生大多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年轻时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驾照申领,如今,或是因为实际需要,或是因为提升生活质量,选择重新考领驾驶证,是一种勇气,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事实上,贺安刚说的实际需要,正是时下很多高龄考生的报考原因所在。

刘士臣之前熟练驾驶低速电动四轮车,但聊城市交警部门此前发布的通告中明确表示,要对电动三轮、四轮车分步骤、分区域实施规范管理。

贺安刚解释说,交管部门加强对低速电动车通行秩序的管控,的确从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高龄考生的出现,但他同时提醒说,对于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会在考领驾驶证报名时增加“三力测试”,即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也就是说,公安部颁布这个政策是有原因的,到了一定岁数的人,可能会有反应迟钝的现象,如果在驾车中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反应,对安全驾驶会有很大影响,所以需要先做这个能力测试。

贺安刚同时提醒老年驾驶者,出行前要提前规划路线,绕开车辆相对集中的路段,避免恶劣天气行车;尽量避开交通拥堵时段及夜间行车;尽量避免高速行车,最好结伴出行。尤其重要的是,根据相关规定,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在记分周期结束30日内,提交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 天天要闻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一、目的:向家长宣传我校办学成就,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措施与成效,说明学生在校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时间、地点:报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开始,11:30结束。地点在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 天天要闻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如何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的课题,更是所有类型高校共同关注的方向。2025年“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涵盖开幕式暨主论坛,两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和一...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 天天要闻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当今世界,还是有很多家长花几大千甚至上万(某网红志愿填报公司动不动一个名额1万多)去找高报师给自己孩子填志愿,你们觉得真的值得花这个钱吗?还是智商税?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 天天要闻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础教育的教与学;向上,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甚至有人说今年的高...